28日,記者了解到,濟南公共自行車推進工作正在進行,近期有望啟動。專家建議,幾年后待濟南軌道交通建成投用后,打造公共自行車和公交、軌道交通接駁出行體系,離不開跨公交、公共自行車和軌道交通的一卡通用。

  進展:公共自行車或下月啟動

  今年年初,濟南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被確定為2016年要為民辦的15件實事,到年底還有一個月,公共自行車進展如何?28日,記者從市停車辦了解到,推進工作正在進行,近期就有希望啟動。

  在27日召開的治堵專家咨詢會上,與會專家建議濟南采取堅持公交優先、引導市民綠色低碳出行等舉措,緩解交通擁堵狀況。

  而作為助力環保低碳出行的公共自行車,一直沒有影子。

  “進度慢的客觀原因非常多,比如今年全市有170多條道路在修,我們前期規劃的站點被占用了,進而影響整個系統的建設。”市停車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據了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已獲批,至于運行模式、運行規模,停車辦近期將聯合其他部門一起完善規劃,最快下月統一對外發布。

  探訪:“公務”“公共”將來或聯網

  目前,濟南市區租賃自行車運營最成熟的就是市中區公務自行車,現有的61個站點基本覆蓋市中區企事業單位、醫院、銀行等中心地段,還方便了轄區較遠地區的公務人員外出。按照規定,持卡人員可在工作時段早6:30至晚7: 30內免費使用。使用者只需拿IC卡在車頭前停車柱輕輕一刷就能取車使用。

  由于公務自行車契合“135”出行交通新理念(即1公里范圍內步行,3公里范圍內騎自行車,5公里范圍內選擇公共交通),運營一年半以來,深受設點單位工作人員的青睞。據統計,自2015年4月30日首批公務自行車投用后,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計使用38310次,日均使用174次。

  雖然市中區公務自行車暫時還不能實現面向普通市民辦卡,也不能跨區域使用,但相關負責人介紹,只要全市范圍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成后,經過統籌協調,二者完全可以聯網運營。

  設想:公共自行車、公交、軌交實現一卡通

  “在軌道交通沒有投用前,推行公共自行車緩堵非常有必要。”省政府參事、省政協常委、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從治堵減霾的角度來說,濟南推廣公共自行車最好和公交卡通用,近期打造“公交+公共自行車”換乘模式,將來還可以依托軌道交通,建成“公共自行車→軌交或公交→公共自行車”出行體系,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問題。

  如今多數市民兜里都揣著公交卡,而將來實現公共自行車和軌交、公交接駁換乘,離不開公共交通系統“一卡通”。簡單來說,就是持卡人只用一張卡既能租公共自行車,又能坐公交、乘地鐵。據了解,幾年前杭州就發行了“杭州通”卡,不僅可用于地鐵、公交車、出租車、公共自行車、道路停車等,還能在特約商戶進行消費,真正實現了一卡多用。

  專家建議,濟南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升級過程中,借助公共交通伸展城市智慧,實現市民手持一張卡就能跨公共自行車、公交、軌道交通使用,使公共交通更實惠、更便利,在治堵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