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百丈崖章丘百丈崖
百脈泉百脈泉

  今天(22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第56場新聞發布會在龍奧大廈召開,正式通報了章丘市撤市設區的消息。經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撤市設區后,章丘原有機構設置及名稱隨行政區劃改變作出相應變更,行政級別為副廳級。濟南城區面積由3303平方公里擴大到5022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由458.16萬人擴大到567.49萬人。

  章丘區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9個鎮,921個村(居),戶籍人口102.6萬。2015年,完成生產總值870.8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75元,綜合實力列2016年度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9位。

  章丘撤市設區已有10年歷程。早在2006年和2013年,章丘市就曾兩次提交過撤市設區的請示。2015年,濟南市再次提交《關于調整濟南市部分行政區劃的請示》,2015年10月山東省向國務院及民政部提報相關申請。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發文批復,10月21日省政府下發文件,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2016年12月22日,章丘區宣告成立。

  此次調整具有重要意義。章丘撤市設區后,將更直接地融入省會中心城區分工與協作,更有力地推動“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章丘也將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優化現有產業布局;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鎮人口的增長,為加快推進全市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條件;濟南市區與萊蕪市區實現無縫對接,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條件。

  一城七區格局已落定。未來,濟南將推進章丘加快融入濟南發展大框架。統籌政策支持,實現職能權限、各項政策、財稅體制的平穩過渡;以章丘城區為核心,帶動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繡源河等重點片區,統籌規劃宜業宜居的東部衛星城;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積極承接濟南項目、人才、技術的梯度轉移,提升章丘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濟青高鐵章丘北站、濟萊城際鐵路章丘站、濟青高速章丘段拓寬及出入口、濟南大東環等建設,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調整公交線路和班次,完善區域一體交通體系;嚴格生態保護,承接海綿城市、山體公園、水體公園等城市建設任務,提升泉城特色風貌;切實改善民生,建立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群眾更多感受到改革發展的實惠。

  除此以外,記者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還了解到,濟陽縣調整行政區劃的申請正在有序進行中,已納入山東省行政區劃總體調整方案,等待國務院審批。濟陽縣的申請同樣始于2006年,與章丘市同期啟動。如果濟陽縣成功獲批,將成為濟南市的第8個行政區。

  章丘撤市設區 這些變化您不可不知

  經過十年的等待,章丘撤市設區終于成為現實。這一重大調整給章丘帶來了諸多利好。

  變化一:章丘政策對接濟南政策——過渡期內仍享有縣級管理權限,同時享受區級優惠政策

  章丘撤市設區后,享有縣級管理權限3-5年的過渡期,同時享受區級有關優惠政策,市委、市政府授權原章丘市實施的政策不變。

  政策改革涉及四方面。在市事權限方面,原縣級市事權限基本保持不變,除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外,繼續實行原章丘市在城鄉建設管理、社會事務管理等方面的統籌協調、監督檢查職能,限過渡期內完成過渡;除中央、省財稅體制調整外,經濟管理權限和財稅體制保持不變;原有優惠政策保持不變;市民待遇方面,章丘市計劃在1年內完成對接。

  變化二:章丘機構“市”變“區”——人員職級依規定調整,待遇可能不會漲太多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的批復意見,撤市設區后,章丘原有機構設置及名稱,隨行政區劃作出相應變更,涉及屆次的繼續順延。

  章丘市市長劉天東表示,毋庸諱言,章丘此次由縣級市調整為副省級城市的行政區,機構級別和人員職級比過去提高了。機構設置及名稱變更,將嚴格按照國務院、省政府批復意見落實。職務改任、級別確定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將分別由濟南市委組織部、章丘區委組織部負責組織實施,報濟南市委、章丘區委研究確定。章丘區工資待遇、社會保障按照區級標準,逐步作出相應調整。按照相關規定,區直工作部門、街道辦為處級,其內設機構為科級;鎮級別為科級。鑒于濟南市目前實施工資考核制度,公務員收入主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關,章丘公務員提升職級后,工資會漲,但不會漲太多。

  不搞張燈結彩,沒有敲鑼打鼓——這里的掛牌靜悄悄

  “估計等我回到章丘,就差不多要換牌子了吧。具體什么時間換、怎么換其實不重要了。反正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章丘肯定會有一個新的開始。與其花費財力、物力做掛牌儀式,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后續的工作上。”新聞發布會結束后,章丘市市長劉天東的一席話引得記者哄堂大笑。

  這是一次極為特殊的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勤開場時就宣布,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章丘撤市設區,以此次新聞發布會形式正式向社會公布,不再舉行掛牌儀式。

  或許有人會覺得不理解。2016年度全國百強縣中,章丘綜合實力排第29位,組織一次不“寒磣”的掛牌儀式綽綽有余。章丘不搞張燈結彩、不敲鑼打鼓,一切從儉,雖“寒磣”卻真摯,務實的作風反倒平添了幾分親切感。從縣級市升格為副省級城市的一個行政區,從邊緣融入城市中心,章丘要走的路還很長。撤市設區,絕不僅是掛一塊牌子那么簡單。相反地,掛牌子只是一個象征符號,其實是最無關緊要的環節。為了走到這一步,我們付出了10年的努力。為了走好以后的路,我們還要努力更多個10年。

  事實上,“在撤市設區過程中,堅決執行中央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有關規定”,這已被濟南市寫入工作要求。濟南市還規定,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機構編制和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嚴禁突擊提拔干部、調動人員;嚴禁突擊花錢、私分、轉移或變賣公共財產。

  太陽升起的時候,章丘必定會迎來嶄新的明天。踐行務實之風,把責任扛在肩膀,把百姓放在心里,我們有理由相信,年輕的章丘區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