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山東的經濟情況如何?省政府新聞發言人魏華祥介紹,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穩”應當是經濟運行的大勢,“穩中向好”也是大勢。
首先從國際環境看,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均出現明顯的經濟復蘇跡象,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都上調了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
其次從國內和省內看,在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供求關系持續改善、新舊動能轉換發力、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市場預期繼續增強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仍是當前經濟運行主旋律。
支撐山東經濟穩中向好的主要因素,則可以概括為四個 “增強”:
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拉動力逐步增強。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這是保持走在前列、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牛鼻子”。通過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我省能夠充分發揮優勢要素的集聚效應和制度創新的拓展效應,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二是重大項目建設拉動作用增強。今年以來,全省在建的億元以上項目達到9847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207個。上半年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22.1%,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2.4個百分點,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完成額占全部投資總量的比重達到55.9%。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不僅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而且建成以后將形成強大的產品生產能力和市場供應能力,從而有效推動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三是供求關系改善的程度增強。隨著低端無效產能的有效化解,鋼鐵、煤炭、化工等重點產品市場供求關系明顯改善,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份價格一直呈回升態勢。3月份以后,價格有所回落,但仍處于高位,企業盈利空間較大,生產積極性較高,預計下半年這種狀況仍會延續。
四是生產預期向好的態勢增強。上半年,全省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5%,為近年來的較高水平。公路貨運量增長19.4%,雖然略低于一季度,但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外貿吞吐量增長7.8%,比一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
促進今后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因素還有許多,“穩”是經濟運行的大勢,平穩向好仍是經濟運行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