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去年以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扶貧辦的精心指導下,全省衛生計生系統勇挑重擔,與時俱進抓謀劃、堅持不懈抓落實,把健康扶貧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上下聯動、一貫到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戶數減少了42.3萬戶,減少率為60.8%,健康扶貧第三方評估群眾滿意度達到95%,這些數據的背后,是我省健康扶貧攻堅戰帶來的新變化,全省健康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去年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扶貧工作成效考核,省衛生計生委是8個被評為“好”等次的單位之一。
鏗鏘扶貧路,拳拳民生情。2016全年減貧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對于2017年來說,這是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之年。健康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目前,為了讓更多百姓共享美好新生活,山東已經吹響健康扶貧的集結號,健康扶貧在行動!
精準調查 摸清患病貧困人口底數
組織動員全省8萬余名系統干部職工和鄉村醫生,圍繞國家確定的93個病種,核實核準了因病致貧返貧家庭、人口狀況。全省242.4萬貧困人口中,因93種疾病致貧人口55.4萬人,占22.9%。



依據《山東省健康扶貧實施方案》,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專項方案,形成“1+17”配套政策體系。17市、20個扶貧工作任務比較重的縣、12個牽頭救治單位均制定出臺了對應方案。把健康扶貧工作與公共衛生項目,特別是疾病防控、婦幼健康服務、提高公民健康素養等結合起來,為健康扶貧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精準施策 實施“八個一”工程
對建檔立卡患病貧困人口落實“八個一”工程措施,確保患病貧困人口納入健康管理服務范圍。應落實“八個一”工程措施540875人,已落實540828人,完成率為99.99%。

明確家庭醫療團隊27302個
建立健康檔案633043份
健康查體621068人
健康會診421093人
簽訂服務協議書646209份
制定健康卡662188個
發放明白紙720006份
精準對接 全面深化對口幫扶
提高對口幫扶扶貧工作重點地區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省市三級醫院與188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一對一”對口支援關系。制定了20個扶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對口幫扶扶貧工作任務比較重的縣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方案》,實現了79個縣級綜合醫院、縣中醫院、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一對一”幫扶全覆蓋。省立醫院等醫療機構對口幫扶16家縣級醫院,籌建重點學科20個,縣域內就診率提高3個百分點。
精準救治 全力抓好分類治療
制定分類救治方案,確保重點任務有效落實。2016年計劃集中救治37個大病病種,共實施救治231707人,完成率為99.99%。截至目前,已累計救治患病貧困人口41.7萬人,占患病貧困人口數的75.27%。救治人員中,有24.9萬人恢復或基本恢復勞動能力。

“三個一批”分類分批救治,大病小病都不落下。近日,省衛生計生委、省扶貧辦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就切實做好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和慢病分類分批救治工作做出了安排。首先是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今年我省將大病集中救治的范圍由去年的37種擴大到93種,實現所有常見病種的全覆蓋,需要救治的患病貧困人口共計14.7萬人。按照“三確定兩加強”的原則(確定定點醫院、確定診療方案、確定單病種付費標準,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加強責任落實),分病種、分批次完成集中救治任務。
其次,實施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目前,我省患慢病的貧困人口共計6.1萬人。將在全面落實“八個一”工程簽約醫生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依據病情采取個性化、精準化的健康管理,努力提供更好的公共衛生、健康咨詢和中醫干預等服務。此外,還將實施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對患有重病、醫療費用負擔比較重的貧困人口,通過實施醫保傾斜政策、醫療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等綜合性措施,盡最大努力實現少花錢、看好病。對于已救治脫貧的患病貧困人口,定期開展“回頭看”行動,堅決避免再次因病返貧。
精準服務 落實便民惠民措施
在扶貧工作任務比較重的20個縣中,已經有沂南縣、莘縣、牡丹區等10個縣基本實現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一站式”信息對接和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己承擔的醫療費用。

打造公益平臺 提升健康扶貧工作水平
與省扶貧辦聯合舉辦“健康助力奔小康”之“血相融·愛相擁”關愛血友病患者公益活動啟動儀式,籌集500萬元藥品,為393名貧困血友病患者提供贊助。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扶貧辦聯合舉辦“健康助力奔小康”健康扶貧公益活動之“齊魯光明行”項目啟動儀式,用三年時間為150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治療,去年已使8203名貧困患者復明。去年以來,各級各單位累計開展公益活動6400多次,惠及貧困人口260余萬人次。
加大政府投入 強力助推健康扶貧
與省扶貧辦等部門聯合出臺相關政策,拿出近2.5億元專項資金為242.4萬貧困人口購買醫療商業補充保險。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分段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起付線由12000元降至6000元。醫療救助平均給予每人1896元。
前期,省衛生計生委已經會同省扶貧辦等部門出臺文件,由省扶貧資金出資,按人均籌資不低于100元的標準,為全省所有貧困人口購買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對貧困人口所有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償后,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再給予第三次補償,一個醫療年度內的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封頂線不低于30萬元。通過這一政策的全面實施,將極大地緩解患病貧困人口的經濟負擔。為做好這項工作,省衛生計生委與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等部門,聯合制發了《關于定點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貧困人口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工作的通知》,對加強支付結算銜接、規范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省民政廳、省人社廳也結合部門職責,出臺了針對貧困患病人口的保障措施,總體目標是讓患病貧困人口年度累計負擔的住院費用不超過總費用的10%。還要進一步引導各級各單位認真學習領會、用足用好這些政策,特別是盡快在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綜合服務窗口,推動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政策“一站式”信息對接、即時結算,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確保以上政策平穩有序銜接落地,為貧困患者釋放最大政策紅利。
堅持“四個轉變” 建立健康扶貧工作長效機制
由“攻堅救治”向“攻堅鞏固提升”轉變;由“注重疾病救治”向“預防救治并重”轉變;由“重點突破”向“建立長效機制”轉變;由“輸血式“對口幫扶向”造血式“自我發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