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與電影人對話”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專家座談會在山東省文聯大廈舉行,座談會邀請了諸多電影藝術專家與大賽獲獎者及熱愛電影藝術的年輕人進行對話交流,分享各自感受并現場點評部分獲獎影片。

八一電影制片廠研究室主任、著名評論家張東,著名編劇、導演、表演藝術家英壯,上海電影家協會秘書長趙蕓,原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山東省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王漢平,山東影視集團原影視部主任、山東省電影家協會顧問王大安,原山東電影制片廠廠長、山東省電影家協會顧問王坪等電影藝術領域的專家出席活動,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馬池珠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開始之前,山東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于海豐介紹了大賽評審情況。據介紹,本次大賽從啟動到截止,短短四個多月時間,累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300余部作品,不論數量還是質量,均為歷屆大賽之最。參賽者不僅有本土的影視專業、業余微電影愛好者,還有很多來自遠方的新疆、云南等少數民族的青年導演愛好者,他們以自己美麗的家鄉為題材,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國家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和祖國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于海豐表示,“他們的作品敘事平實溫和,鏡頭語言流暢自然,于樸實平淡之處觸人心弦。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在驚嘆的同時也感受到他們非凡的創作力,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盡管有些作品不乏稚嫩,但我們很欣喜地從中發現了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和天馬行空的創造力,這是最寶貴的,也是大賽一直以來格外珍視和呵護的。”

隨后,座談會現場播放了此次大賽的各類別一等獎作品作品,分別是故事片《Siri》、《較量》,紀錄片《王羲之》、動畫片《上學》和公益片《24小時》《創建文明城家庭在行動》,既有學生作品,也有社會參賽作品。本次大賽評委分別對獲獎影片進行了點評交流。
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馬池珠表示,播放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屆大賽最亮眼的一面,是對大賽整體風貌的一次概括呈現。“我們從這些作品中不僅看到了大賽平臺的日漸成熟,還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作品中傳達出的青年電影創作的力量和希望。”原山東電影制片廠廠長、山東省電影家協會顧問王坪表示,今年微電影大賽的作品比前幾年質量提升,有了更多回歸電影本質的東西,有很多帶有專業色彩的作品出現。
山東影視集團原影視部主任、山東省電影家協會顧問王大安對紀錄片《王羲之》給予了很高的贊譽,“這部記錄片表述精煉,電影元素的表現幾乎挑不出毛病,包括服裝、道具、選景等方面比很多歷史電視劇都講究,向這部影片的所有創作人員致敬。”
著名編劇、導演、表演藝術家英壯點評故事片《較量》時說,“看到這部作品時我感到驚訝,因為它的題材和整體的脈絡不應該是微電影能承受的,但是它能拍成微電影,應該鼓勵并得到贊譽。”八一電影制片廠研究室主任、著名評論家張東評論《較量》,“這部影片的題材很好,鏡頭運用很棒,能夠用鏡頭講話體現了作者的功力。”
“內容新鮮,但是在呈現上抓不住重點,過于零散。”本次大賽專家評委們不僅對獲獎作品表示贊揚還指出了影片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建議,令在座的青年影人受益匪淺。
座談會的最后,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馬池珠表示,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創辦10年來,大賽走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影人,他們的成長與成績,恰恰是對大賽最中肯的評價。繁榮微電影事業,挖掘青年創作人才,這是大賽創辦的初衷和宗旨,是這個平臺的價值所在,是推動這項賽事一直走到今天并繼續走下去的信仰和動力。祝愿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能在這條路上收獲自己的“最佳故事”。(中國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