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20家山東企業上榜。而通觀總榜,“魯字號”總量達到60家,排名位列全國首位。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的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最多并不意外,上榜企業中,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大型企業與初創型企業并存,體現著山東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背后,是山東制造業的厚積薄發,也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新參考、新思路、新方向。

  泰山集團為北京提供的超低氮燃氣鍋爐,環保且高效。 受訪者供圖

  單項冠軍體量尚不大

  假以時日將成頂梁柱

  想進入制造業單項冠軍榜單,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款“冠軍”產品。第四批榜單中的20家山東企業,背后就是20款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的產品。從這些產品中,業界可以看出上榜企業的細分領域。

  20家企業中,有9家企業憑借裝備產品擠進了榜單,這也凸顯出山東在裝備產業上的優勢。此外,新材料領域也有4家企業上榜。而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都屬于山東省確定的十大重點產業中的新興產業范疇。

  根據山東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山東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則繼續下降,降幅達到16.5%。虧損企業的虧損額,上升了14.3%。山東省統計局內部人士也坦言,目前山東省工業的基本情況就是,相對傳統的企業體量大,增長困難。新興企業雖然增速快,但是體量太小,無法抵消傳統產業增長乏力的影響。

  以此次上榜的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根據國瓷材料上市公司公布的前三季度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國瓷材料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1.11%,歸母扣非凈利潤則增長了29.83%。但從體量上看,國瓷材料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剛剛超過15億元,全年營業收入在20億元以上。

  作為對比,山東規模較大的地煉企業,每年的營業收入都在300億元以上,東明石化的銷售收入,則是突破了千億元。

  只有年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評單項冠軍。而每一次有山東企業進入單項冠軍榜單,也說明又有一家原本規模較小的企業,邁入了營業收入4億元這個門檻。當然,4億元相對于大個頭的鋼鐵、石化、機械企業來說并不算啥,但是對于這些營業收入、利潤增長呈現幾何型企業來說,要成為百億級的企業,所需要的也只剩下時間。

  鍋爐企業成功轉型

  搞出環保新東西

  在這份榜單中,也出現了幾家傳統行業企業的身影。

  泰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處在相對傳統的鍋爐行業。而鍋爐行業屬于典型的傳統產業,不僅存在時間久,而且訂單主要來自供暖、鋼鐵、發電等傳統企業。特別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節能環保領域力度加大,鍋爐行業整體增長放緩。特別是對于泰山集團這樣主業明確的鍋爐企業來說,形勢更加嚴峻。

  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泰山集團硬是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將傳統產業做成了新興產業。泰山集團工作人員介紹,企業根據調研,判斷社會不會減弱對用熱、用能的需求,但是會改變需求。具體來說,從“傳統燃燒”向“清潔燃燒”轉變。

  為此,泰山集團一方面改進燃煤鍋爐的燃燒方式,同科研院所合作,“讓燃煤鍋爐服務于碧水藍天”。另一方面,調整燃燒種類,讓鍋爐從單一燃煤向燃天然氣、生物質、垃圾焚燒等多元化清潔燃料轉變。例如,泰山集團負責的兩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量可以達到600噸,今年年底就可以投產運行。

  就在本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參加論壇時表示,傳統產業目前仍可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0%,仍然是工業經濟的主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系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局。

  傳統制造業依然是山東最具競爭力的板塊之一。傳統產業的“老樹發新枝”也再次說明,傳統制造業不等于產能過剩、低端產業、夕陽產業。只要經過新舊動能轉換,傳統產業就能成為朝陽產業。

  身處高速增長領域

  產品單一也不愁訂單

  制造業企業,最大的挑戰就是訂單來源。特別是對于未大規模跨界的企業來說,如果它的拳頭產品沒有了訂單,整個企業都會面臨危險。

  不過,如果企業產品服務于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情況則會大不同。

  山東國瓷此次入圍第四批單項冠軍榜單的產品,是多層陶瓷電容器用鈦酸鋇材料。山東國瓷副總經理司留啟介紹,電容器目前依然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小到普通插電玩具,大到高鐵、飛機,或者手機、平板,只要有電路板的地方,都會需要電容器。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于電容器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長,國內電容器的產能也在擴張。作為電容器的重要原料,國瓷的產品——功能陶瓷的需求量也在提升。

  近年來,廣東、浙江等地的高速發展,催生了華為、格力、吉利、天能等一系列大型制造業企業。不過,大企業成功的背后,其實是一整條產業鏈的成功。例如,深圳的電子設備生產業聞名全國,而在佛山、東莞等城市,為華為、OPPO等大企業提供設計、零部件、組裝的中小企業也是當地經濟的支撐者。幾家龍頭企業加上眾多的單項冠軍,才能夠托起一個產業在當地的生根發芽。

  對于山東來說,頻頻出現的單項冠軍,其實說明了山東制造業的強大積累。例如,東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聚四氟乙烯,是在2001年開始涉足的領域。盡管這些企業的產品遠離最終的消費端,但在價值鏈曲線上,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往往也可以貢獻巨大的產品附加值。這也恰恰證明,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單項冠軍在山東的遍地開花,彰顯著山東制造業轉型正走在正確的路子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寒 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