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兩周的沉寂之后,證監會新任主席肖鋼上周五通過證監會有關負責人,間接向市場表達了他的工作思路: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推進和落實年初監管工作會議落實的各項任務。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說,兩周來肖鋼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一直在進行調研,同時十分重視各方面的意見和媒體報道。
由于沒有公開露面和發表講話,外界難以了解肖鋼的治市思路和工作風格。但如果年初監管工作會議繼續落實的話,那么新三板以及債市互聯互通仍將是今年工作重點,此外新股發行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都將同步推進。
多項政策蓄勢待發
按照肖鋼“穩中求進”和落實年初監管工作會議各項任務的表態,今年首要的工作仍然是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涵蓋發展新三板和債市互聯互通等內容。
新三板去年已經開始步入全國試點階段,今年年初又推出了除做市商之外的各項主要業務規則。今年的最大看點是試點科技園區范圍進一步擴大,以及部分擬上市企業分流新三板。
上周,擬上市企業有76家撤銷材料并終止審核,全年終止審核的數量達到123家。其中創業板擬上市企業上周就終止審核68家。除了少數企業可能存在財務造假行為知難而退之外,大部分創業板擬上市公司受挫于短期業績下滑。但這些公司到新三板掛牌卻沒有任何障礙,相反還會因為其相對新三板存量公司更大的體量和更高的成熟度而受到PE機構的青睞。
債市互聯互通是個老話題,但卻極有可能在今年取得突破。證監會年初的監管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促進資產支持證券、金融債和公司債在銀行間市場以及交易所市場相互掛牌。
此外,為了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證監會還將推出遲到已久的創業板再融資規則,證券業協會主導的私募產品券商間市場也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居于第二位的議程是進一步深化發行體制和退市制度改革。財務核查之后,證監會將把對IPO過度包裝和財務造假行為的打擊常態化,另一方面則是重點改革創業板的準入門檻和發行方式。在退市方面,今年是新版退市制度“新老劃斷”之后的第一年,能不能真正落實下去,將一批僵而不死的上市公司打入另冊,將是一個重大考驗。
業界期待“更強烈”信號
“穩中求進這個措辭有點微妙啊。”一家上市券商的中層干部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在他看來,肖鋼這種間接的表態方式所傳達的信號還不夠“強烈”。
在過去的18個月內,證監會大幅度放松了對券商和基金等證券類金融機構的管制,鼓勵業務創新。3月17日肖鋼履新證監會之后,業界高度關注下一步資本市場的政策方向。
真正處境微妙的其實是整個證券行業的處境。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新政之后,證券行業去年整體的盈利情況仍然出現下滑,券商普遍進行了“減員增效”。雖然固定收益和資產管理等創新集中的部門結構性的加強了人力資源配備,但總體上看仍然出現較大比例的裁員。中信證券(12.19,0.02,0.16%)這家龍頭公司一年內裁員近3000人。
更重要的是,券業創新仍然處在低水平層次,為銀行做嫁衣的“通道業務”大行其道即為明證。缺乏市場經驗、人才和技術是券商在創新中找不到方向的重要原因。
在這種稍有“挫敗感”的背景下,一些券業人士開始觀望證監會下一步的政策風向。業內兩種主要的擔心,一是支持創新的政策往回收,澆滅了行業的熱情;二是從鼓勵競爭的方向退回到保護牌照壁壘的老路上。
對于證券公司而言,監管政策的延續性則意味著,鼓勵其發揮托管、支付、交易、投資和融資等五大基礎功能。目前圍繞這些功能的探索才剛剛開始,但進一步推進勢必觸及混業經營的邊界。證監會在鼓勵券商創新的同時,也需要完善自身的監管方式,并與其他金融監管部門更好協調。
擺在肖鋼、證監會以及整個證券業界面前的課題,除了宏大敘事的政策方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又一個的技術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