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被轉賬”或涉高利貸
據調查了解,張杰等5個人從事不同行業,有的做煤炭生意,有的做建筑材料生意,都是當地的民營小企業主,衣食無憂。
王心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事發之后,我找到中心路分社的韓磊,他寫給我一份情況說明。”
從情況說明中,記者獲知,2009年8月,韓磊讓東營的林經理去物色所謂的“投資人”,以月息6分的條件談存款業務,具體操作為“投資人”持有主卡,韓磊等持有附卡,而附卡由韓磊借用“投資人”的身份辦理。2009年9月,韓磊打電話給一位叫王小龍的人去銀行用名為王心波的附卡轉賬,韓磊稱這種轉賬為找王心波“貸款”。“此筆貸款的額度為300萬元,目前附卡在我手中。”韓磊在情況說明中寫道。
王心波后來得知他的這300萬元流向了河南一家企業,具體是什么企業他不清楚,只打聽到和韓磊等人放高利貸有關。
東營的毛先生2010年6月將300萬元存入高青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中心路分社。“我存款時也是通過朋友介紹,給我3分的月息,存3個月。我通過電匯轉賬的方式將錢存入這家信用社的借記卡內,事后才得知被分兩筆通過附卡轉走。2010年10月,我直接找到鄭保新,他向我承認在資金轉賬過程中他幫了忙,而資金用作投資棉花生意了,短時間內收不回來,希望我寬限一段時間,千萬不要把事情鬧大。”毛先生說,“當時,鄭保新都給我下跪了。但2011年春節后,我再去找鄭保新,卻發現怎么也聯系不到人。”
東營的郝女士也對記者表示,她的300萬元同樣是陸續通過高青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所發的借記卡附卡“被轉賬”。據她事后打聽,這些資金流向了山東濟南一家房地產企業。
“實際上,牽涉這件事(存款失蹤)的遠不止這些人,還有別人向我們投訴。”淄博銀監局高青縣辦事處一位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我們去年對此展開了一些調查,后來匯報給淄博銀監局監管二處,交由他們進一步調查處理。整體來講金額非常大,具體我們不能透露,一切等公安機關調查的結果。據我所知,其中牽涉到復雜的高利貸借貸關系,還有的人是直接和鄭保新等人建立的借貸關系。聽說鄭保新得神經病了,已經被開除,其他員工也已被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