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以父親偏心大兒子為由,一直不愿意支付贍養費,無奈之下,年近八十歲的父親將其告上法庭。濟陽法院曲堤法庭在庭審前再次調解,最終使父親與小兒子之間達成和解,化解了一樁父子間的積怨。 通訊員邱茹陳茜記者崔艷紅

老人要求增加贍養費小兒子一直拖著不給
今年76歲的高大爺家在濟陽縣曲堤鎮某村,膝下有兩兒兩女,都已成家立業,兩個兒子每人每年給老人小麥350斤,老人就一直這樣生活。但自從老伴去世后,高大爺身體大不如前,僅靠每年700斤小麥難以維生。為此,高大爺于2012年2月跟兩個兒子商量好,每人每年除了給付350斤小麥外,再支付生活費1000元。大兒子很快就把錢給了高大爺,但小兒子一直沒有給。
法庭首次調解本以為案子這樣了結
2013年初,高大爺看小兒子一直拖著不給贍養費,就委托了代理人,來到曲堤法庭,要將小兒子告上法庭。法庭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及時聯系了村主任和老人的小兒子小高。小高看到法庭人員出面調解,表示愿意支付生活費,在法庭工作人員和代理人的勸說下,高大爺也回了家。
一樁父告子的糾紛本可以這樣結束。然而4月底的一天,高大爺又帶著代理人來到法庭。經過了解得知,小高還是一直推諉,不愿拿錢。
小高為什么會這樣“不孝”呢?
小兒子認為父親偏心哥哥
法庭受理了高大爺的案件并及時送達了訴訟文書,進行了庭前調解。但是,送達人員磨破了嘴皮子,仍得不到小高及家人的理解。原來,小高認為老人偏心,平時只對大兒子好對他不好。為了求證這個信息,法官就與高大爺進行了促膝長談。老人認識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同意將其百年后的遺產由兩個兒子繼承。
開庭前的一天,法官帶著書記員、高大爺的代理人來到村里,在村主任的幫助下,叫來了小高及其媳婦。法官首先向他們講述了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也是美德,并從人情、生活等各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小高夫婦看到法官這么平易近人,也將自己的顧慮和心事向法官徹底講明。
最后,小高夫婦同意了高大爺的要求,表示愿意去法庭簽下調解書。就這樣,一樁父告子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