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4名中學生手拉手救同學不幸溺亡的消息再次刺痛了國人的神經。
在淄博,幾乎每年的夏季都會發生中小學生溺亡事件。有家長就此提出建議,能否在學校開設游泳課?
記者調查發現,受到種種條件和政策的限制,游泳課走進校園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媒體記者 韓凱
家長建議游泳課進校園
記者走訪發現,淄博各中小學校幾乎在每年暑假放假前都會強調禁止學生到野外游泳。“不光是暑假,每個周末、節假日都會強調,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到有水的地方玩等。”淄博高新區一小學老師說。“我覺得大部分小孩子喜歡和水親近,他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宜疏不宜堵。”5月16日上午,市民劉先生接受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學校一味地禁止孩子在野外游泳作用不大,應該集中全社會的力量給孩子們創造安全游泳的條件。
劉先生兒子今年6歲,即將上小學,他打算今年暑假給兒子報名學習游泳,“這不光是一種體育運動,更是一種求生技能,我覺得很多人的觀念要變一下,包括學校,如果能在學校里開設游泳課就好了。”
學校說法
開設游泳課現在不太現實
在受訪的幾名學校負責人看來,在學校里開設游泳課現在看來還不太現實。“據我所知,目前全市還沒有哪所中小學校配備游泳池。”淄博高新區一小學負責人認為,學校開設游泳課較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社會場館開課,每所學校都投資建游泳池顯然不太現實。在政策方面,淄博市乃至山東省教育主管部門,都未出臺過相關要求或扶持政策。而在廣東、福建等部分南方城市,教育主管部門已將游泳列為中考選考科目。盡管政策有了,這些城市也普遍存在游泳場所數量不足的問題。
記者調查
溺亡事件集中在鄉鎮郊區
記者調查中發現,在淄博中心城區,游泳館的數量也不多。“可以考慮在低年級開設游泳課,游泳只要學會了就不會忘,而且小學生學得更快一些,如果全市游泳館與小學合作,面向低年級開課的話,應該能滿足要求。”張店一游泳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然而,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往年淄博市發生的學生溺亡事件,多集中在鄉鎮和城鎮郊區的水庫、水塘,對于那些區縣和鄉鎮的孩子來說,城市里的游泳館鞭長莫及,解決他們的游泳需求更是一道難題。
結束語
改說教禁止為引導示范
無論是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還是自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生命總是牽動著人們的神經。在連日的采訪中,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在學校里,學生安全壓倒一切。然而,這種對安全的重視往往流于說教和對某種行為的禁止,“只要別在學校出事就好”,諸如此類的心態依然在教育工作者中相當普遍。
有心理醫生指出,兒童的心理完全不同于成年人,他們逆反心理強,自我約束能力差,對事態的判斷能力差,說教和禁止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導、示范更適合于他們。正如這名心理醫生所說,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與其教育孩子不要做什么,還不如換一種思路,教他們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