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本報記者 姬生輝 李巖松 發自天津
兩年前,微山女童譽譽查出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24歲的年輕母親殷曉霞抱著“我把她帶到這個世界,就要為她負責一輩子”的態度,始終沒有放棄孩子的治療。
在為孩子治病同時,殷曉霞通過微博記錄孩子的治療過程和自己內心的苦楚。看到殷曉霞的微博后,眾多愛心網友向譽譽伸出了溫暖之手。兩年捐款累計達33萬多元。
“我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就不能放棄”
7月1日,天津市血液病醫院病一科一號病房內,活潑可愛的小譽譽剛過了3周歲的生日,梳著羊角辮的她非常高興,殷曉霞的眼淚卻不自覺地滑到臉頰。“寶寶3周歲了,也許沒有人知道過去的兩年里孩子受了多少苦。作為母親,我始終心懷深深的愧疚……”殷曉霞是微山縣韓莊鎮的農民,四年前他與同樣在微山湖邊長大的丈夫結婚,2010年7月1日,女兒譽譽的出生,對這對年輕的夫妻來說是上天的恩賜。
“2011年6月中旬,孩子突然開始反復發高燒,體溫高達40度。”殷曉霞和丈夫抱著女兒在當地醫院檢查為支氣管肺炎,但半個月后女兒開始持續高燒,經過在徐州一家醫院檢查,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大夫說孩子的病情非常嚴重,加之年齡太小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議我們放棄治療。”殷曉霞夫婦不甘心,2011年7月8日,他們連夜帶著孩子來到全國知名的天津市血液病醫院檢查,再次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并且由于病情過重已經引發真菌感染導致敗血癥,“當時感覺天都塌了,我用冰塊為寶寶降溫,見了大夫就苦苦央求。”殷曉霞告訴記者,當時,她只有一個想法:我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就不能放棄,哪怕是有一丁點希望。
熱心網友相助,孩子病情得到控制
住院后,天津市血液病醫院的專家建議為小譽譽進行效果明顯的ATG治療方法,但是費用也比較高。8月初,治療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殷曉霞從家中和親戚朋友處借來的十幾萬元錢便很快用完。“當時,實在是找不到錢了,一些親戚也勸我放棄治療,但作為母親我怎能放棄自己的孩子。”一位朋友說,網上有很多好心人,建議殷曉霞通過微博尋求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
“我是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高,為了救女兒,我很快學會了用微博,并發出了一篇求助微博,此后就把孩子的治療情況記錄下來,發到微博上。”看到殷曉霞的微博后,網友們紛紛關注這個貧困的家庭,并伸出了溫暖的雙手。
1000元,500元,2000元……不斷有愛心網友將善款打入殷曉霞的銀行卡內,在兩年的時間內,愛心款數額高達33萬多元。“這些錢救了女兒的命,幾乎每次在我為治療款犯愁的時候,好心人都會為我送來溫暖。”正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譽譽得到了系統的治療,通過不間斷的治療,2012年春節前,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回家。
每筆愛心款支出都在微博上公開
讓人沒想到的是,由于天氣寒冷加之家中取暖條件不好,小譽譽連續發燒一個多月且導致肺部感染。今年3月1日,殷曉霞不得不帶領女兒再次到天津市血液病醫院住院治療。
“好心人的捐款在之前的治療過程中已經基本花完了,今天我查詢了賬戶,余額不足1萬元。”殷曉霞說,目前每個月的治療費用在1.5萬元左右,由于缺少治療款,她只能一天天地硬扛著。“現在我的內心非常矛盾,我希望好心人的幫助,但卻總感覺對別人虧欠太多……”為了節省開支,殷曉霞只能從自己身上節省。由于要為女兒做飯,她和婆婆租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室,“住處距離醫院有幾里路,婆婆從不舍得坐公交車。”
同時,為了讓網友們明白這些愛心款如何花費的,哪怕是支出幾元錢,殷曉霞都會在微博上進行詳細的注釋,“這些愛心款是大家捐給女兒的,每一位好心人都有權利了解這些錢如何花費和支出,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殷曉霞說,在女兒吹生日蠟燭的時候,她許下了一個愿望,如果能讓女兒康復,她寧愿付出一切代價,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女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