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節前后這個廳請那個廳,這個辦請那個辦,都要打點,那叫一個累人!今年大家都不用費勁想哪個部門沒打點了。”山東一位省直機關的公務員坦陳。
和往年一樣,馬年春節喜慶熱鬧依舊唱著主角,但今年濃濃的年味兒里又悄悄地多了一分節儉。與此同時,倡導光盤行動、不放煙花爆竹等理念也逐漸轉化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機關公務員>> “不用費勁想哪個部門沒打點了”
“這個春節過得很輕松!”談到過年感受,內蒙古達茂旗黨委書記伏瑞峰說,“以前過年別人送我禮,我得想辦法回絕。現在碰到有人送禮,我便拿八項規定直接把他擋回去。”
“以前春節前后,這個廳請那個廳、這個辦請那個辦,市里的請省里的,塊塊的請條條的,為的是新一年工作互相關照,那叫一個累人!今年大家都不用費勁想哪個部門沒打點了。”山東一位省直機關的公務員坦陳。
在福建寧德一個政府宿舍小區做門衛的老黃說:“今年過節清淡。要在往年,送禮的車輛把小區大門都堵上了,我既維持交通又要登記,一刻閑不下來。”
“中央的規定不僅管住了干部的手,還管住了嘴。”湖北武漢市退休教師李建志發現,他家附近一家高檔餐廳門口的公車從去年初開始就慢慢減少,今年從臘月到正月還沒看到。
餐飲>> 家庭聚會宴占到九成
八項規定整頓政府機關不良風氣,百姓在節日中的送禮和消費也發生悄然改變。“高檔煙酒幾乎無人問津,為親朋好友送禮買得最多的是牛奶、八寶粥等物品。”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家超市的老板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以往和今年春節的銷售狀況。
商務部春節監測顯示,高端餐飲遇冷,紛紛尋求轉型;大眾化消費、文化休閑消費、信息消費成為節日消費亮點。中國烹飪協會報告也顯示,馬年春節各類家庭聚會宴、朋友宴等成為節日餐飲業消費主流,消費占比達到90%以上。
許多企業也一改往年大吃大喝辦年會的形式。青島輪庫公司改過去訂豪華酒店聚餐為員工家庭聚會,僅吃飯就節省了約70%的費用,公司用這些錢設立優秀員工家屬獎,舉辦“請父母游青島”等親情活動。“倡節儉、重溫情,我們也用清新之風為社會風氣轉變助一分力。”該公司董事長梁子強說。
商戶>> 圖吉利的“開門炮”變為電子鞭炮
正月初八是春節長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很多地方都有燃放“開門炮”的習俗。這一習俗今年有明顯變化。杭州、長沙等地甚至專門頒布“開門炮”禁令。
在煙花爆竹主產地長沙,初八早上很多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小商鋪選擇靜悄悄迎來節后上班首日。一些商戶為圖吉利買來電子鞭炮或用音響播放爆竹聲,綠色低碳的慶祝方式引來過往市民由衷稱贊。
政府鞭炮限令得到百姓積極回應。調查顯示,除夕到初七北京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近四分之一。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說,頻發的霧霾正在悄然改變中國燃放煙花爆竹的千年習俗,“這種轉變并非政府行政命令所迫,是人們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民眾環保行動力正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