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9日訊 去年年末開始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出現了連續19周下跌,五一期間,價格雖有小幅回升,但仍不能讓生豬養殖戶們保本。豬肉價格的低迷,令養殖戶們失慘重,不少散戶已經紛紛退出,大型養殖戶們則遭遇了“騎豬難下”的困境。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報道,在淄博馬姑營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的時候,這里生豬的存欄量在1200多頭,隨著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現在只剩下400多頭。說起不景氣的豬價,合作社的理事長寧鴻雁情緒很是低落。
淄博馬姑營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寧鴻雁說,“一頭肥豬按5.5元一斤的話才1200多塊錢。這個小豬產下來的成本是250元,再育肥到220多斤,加上飼料、人工,水電什么的,一頭豬大約得虧損200塊錢左右吧。目前這個價格情況下,養得越多虧損越多”。
由于難堪虧損的重負,不少散戶已經開始轉行,而寧鴻雁準備再抗一抗,希望價格能往上走一走。和他有同樣想法還有煙臺市萊山區朱塂堡村的養殖戶王達輝,養了5000頭豬的老王說,現在自己是騎虎難下。
王達輝說,“散戶船小好調頭,我們這個企業投了七八百萬,過去有句俗話說,養豬這個行業,是騎在老虎背上,下不來,下來它咬你。我們投這些資,這些設備,如果不從事這個行業,這些設備就無用了,投的資也收不回來了,所以必須堅持,堅持到別人下來,我們還存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