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濟南首次海葬活動即將于青島舉行,昨日上午,記者從濟南市殯儀館和蓮花山殯儀館獲悉,海葬活動最終確定報名的有18個家庭,目前已全部繳費,今日中午將組織喪屬統一前往青島。
首次參加海葬的逝者家屬將于20日中午11:45在省體育中心集合,12:00準時出發。海葬將于21日早上6點30分開始,每一小時一批次,參加海葬的家屬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乘船到指定區域進行骨灰撒海,此次海葬將有10條船進行服務,并為逝者播放葬詞。濟南市殯儀館同時提醒逝者家屬,由于海上風大浪高,因此不提倡老人和未成年人出海。出海的逝者家屬應當盡量穿著運動鞋,并及時添加衣物,備好防暈船藥品。
海葬故事一直想合葬,先給老伴報了名報名現場,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天是來為父親辦理海葬手續的。“我父親2011年去世,骨灰一直寄存在濟南市殯儀館,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墓地。”王女士說,談到墓地的事情,她母親就難過,“母親怕以后不能跟父親合葬,經常自己偷偷抹眼淚,一聽有海葬的方式,母親非常贊成,她也不想讓兒女們為墓地為難。”“以后清明,或者假期去青島海邊玩,就能順便祭奠一下父親,這樣挺好的。”王女士說,雖然沒有骨灰,但逝者名單可以鐫刻在濟南市玉函山安息園設立的海葬紀念碑上,也就代替了墓地的意義。
失獨母親:希望將來自己也能海葬記者在報名現場注意到,前來辦理海葬手續的市民大多結對而來,只有一個冷清的身影孤單地坐著。“2012年4月29日,兒子去世,肝癌。兒子喜歡大海,我一直想親自帶他去趟青島,讓他吹吹海風。可他走的那么急,都不給我幫他完成心愿的機會。現在他不在了,作為母親,我想給他了了這個心愿,等到我老了,可以毫無遺憾的去陪他。”李女士說,等到哪一天她不在了,她也想去陪兒子,“我的身后事都不知道讓誰辦,不知道有誰能幫我完成我的愿望”。
原來,李女士只有一個孩子,她擔心自己去世后沒有人來照顧兒子的骨灰。“我也想留著兒子的骨灰,可他就我一個媽。等到我死了,誰去給他掃墓,誰能清明的時候去看看他。”李女士說,她原本在青島已經預定了海葬,今年3月聽說濟南也有海葬的方式,就把青島的退掉,在濟南殯儀館報的名,“孩子的骨灰也在市殯儀館放著,比較方便”。( 記者鄭心茹實習生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