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寧5月8日訊(記者 汪瀧) 8日,濟寧市正式成立見義勇為基金會。基金會成立后,將對在社會治安、搶險救災等方面見義勇為人員進行表彰、獎勵。成立大會上,張朋朋、靳道魁、范傳會、范在保、張甲生等13名濟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獲得表彰。其中,范傳會、范在保黃河激流中勇救輕生女子,外出務工的張甲生大火中救乘客等事跡,本報都曾給予報道。
本次表彰的13名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中,金鄉縣勇斗小偷的張朋朋、水中救起溺水好友的靳道魁兩人,均在見義勇為過程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張朋朋的父親張興華來到此次大會,為其兒子代領了表彰證書。
濟寧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屬于地方性公募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全濟寧地區。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山東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共山東省委政法委員會。基金會的宗旨是倡導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宣傳先進事跡,提供資助援助,獎勵見義勇為人員,促進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
除了宣傳、表彰、獎勵見義勇為人員之外,該基金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為見義勇為傷殘人員的康復治療提供資助,并對受到基金會表彰的、生活特別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屬和子女予以救濟和提供資助。目前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400萬元,來自于政府資助。
濟寧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韓軍在成立大會上指出,濟寧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的成立,將開創濟寧市見義勇為事業的新局面。依托見義勇為基金會,將進一步健全見義勇為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依法保護見義勇為者的權益,切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韓軍表示,健全基金保障機制,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和有識之士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暢通見義勇為基金的籌資渠道,廣泛募集社會資金,為見義勇為表彰獎勵保護工作提供保障。
現場花絮>> 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張朋朋的父親張興華: “有這樣一個兒子,我很驕傲”
兒子張朋朋獲得“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對于張興華而言是份莫大的安慰。每當提及兒子,張興華嘴里總會喃喃地說:“兒子要是不走,孫子都會老高了。”
2007年10月10日凌晨,在金鄉縣金鄉街道孫樓村(現更名為莎嶺社區)蘇橋自然村,犯罪分子時圣哲糾集同伙關瑞軍、王士民,攜帶管制刀具、手電等工具對該村多名村民的住宅實施盜竊。犯罪分子被村民發現后倉皇逃竄,在睡夢中被驚醒的張朋朋聞訊,穿上皮鞋連上衣都顧不得穿,就追了出去。在與犯罪分子搏斗的時候,張朋朋身中數刀,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說起這段往事,張興華的眼眶有些濕潤,可他自己卻說,眼淚幾乎流干了。“我兒子走的時候才22歲,要不出這事,我孫子都老高了。”張興華告訴記者,張朋朋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熱心人,村民們說起他時無不豎起大拇指。“兒子走了以后,為了給他申請‘見義勇為’的稱號,全村人都按手印為他請愿。”
如今,張興華在家除了務農,就是給兩個女兒看孩子,老伴的身體也一直不是很好。去年該案的犯罪分子被抓捕歸案后,張朋朋終于被證明是“見義勇為”行為,也算給了張興華一家一個安慰。張興華告訴記者,有這樣一個兒子他很驕傲。“我有個好兒子!”這是張興華不斷重復的話。
延伸閱讀>> 基金募集和使用 實行透明化管理
根據基金會章程(草案)中所列的財產的管理和使用項中,濟寧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作為公募基金,收入來源主要為:政府資助;組織募捐的收入;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愿捐贈;投資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
為了增加基金會的透明性,基金會在組織募捐時,將向社會公布募得資金后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重大募捐活動則會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備案。同時基金會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應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同時,為了增強社會監督,章程中要求捐贈人有權向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也應當及時如實答復。并且基金會在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后,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從而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