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高空坡度扁帶王”陳暉在日照五蓮九仙山情侶峰,在經過第一次失利后,第二次赤腳順利通過海拔700米山崖的扁帶。(齊魯網記者 于鵬 攝)


齊魯網九仙山5月28日訊(記者 付瑩)5月28日,“中國高空坡度扁帶王”陳暉在日照五蓮九仙山情侶峰,在經過第一次失利后,第二次赤腳順利通過海拔700米山崖的扁帶,刷新了全國30米高空扁帶運動記錄,保住了高空扁帶王的稱號。
被挑戰的王者
5月28日,山東日照市五蓮九仙山,霧氣繚繞,一條長30米的扁帶北起武士峰,南至仙女峰懸掛在情侶峰之間。山頂溫度低至十度,小雨,風4級。前來做禮儀的姑娘們短裙上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工作人員穿上了厚重的棉衣。
這里就是“中國高空坡度扁帶王”的挑戰現場。
被挑戰的人是陳暉,圈內人稱“扁帶暉”。挑戰者楊連武則有個更響亮的江湖名號,“不倒”。兩位挑戰者在車上休息,陳暉坐在第三排,楊連武抱著登山包坐在角落里。
因高空走扁帶的風力不能超過3級,山頂橫風和變幻莫測的天氣會直接決定挑戰的成敗。
“挑戰過最大的風是3級”,陳暉告訴齊魯網記者,“風吹起衣服的角度不能超過45°,小雨倒是沒有影響,今天能不能成功,關鍵要看風。”
陳暉并不是第一次來九仙山。2011年,來九仙山攀巖的他因下雨未能如愿。兩年后,他決定再戰。
這位受阿迪達斯贊助的極限運動員曾是一家物業公司的電工,因徒手攀巖在圈內累積了很高的聲望。“我從沒受過傷”,他對記者説。
車窗外,鑼鼓喧天。兩名工作人員扮演陳暉與楊連武,反復練習著下車與歡呼的動作。
距離挑戰還有兩個小時,陳暉開始一言不發,閉目養神。在準備比賽的十幾天里,他并未提前彩排。“沒必要。”他淡淡地說。
而挑戰者楊連武已在扁帶上練習了四個來回。
“四個來回成功了六次。”他被周圍的人看好,有些勝券在握。如果能刷新陳暉30米高空的扁帶記錄,“高空扁帶王”的稱號就會易主。
十三個機位準備就緒,導演組的人過來,安排楊連武如何上臺。“你從舞臺右側大石頭上往下跳,上場前一定做幾個有沖擊力的動作!對著鏡頭說,我一定會挑戰成功!”。
打擂者楊連武
南京、北京、梧州、溫州、廣州,活躍著一個扁帶圈子。
打擂者是37歲的南京人楊連武,高級橋梁工程師,畢業于重慶交通大學。十年前的一次體檢,他發現自己患上了高血脂——橋梁工程這個職業帶來的飲食不規與喝酒應酬是患病主因。
他決定通過運動自行康復。家住南京理工大學旁邊的他開始在操場欄桿上走。疾走中,他發現了自己的平衡天賦。很快,他可以在僅胳膊粗的欄桿上飛跑。
自此,楊連武一發不可收拾,楊連武開始拿停車場上的鐵鎖鏈、晾衣繩練手,但從此,妻子開始經常抱怨,“每每跑酷運動受傷后,家里就全是紅花油的味道。”
“09年年底,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跑扁帶的視頻。”楊南京口音很重,相比沉默的陳暉,他在車廂內顯得有些興奮,“視頻給我的感覺心潮澎湃,相見恨晚,一瞬間,我找到了自我。”
他立刻四下打聽哪里能買到扁帶。“國內不像國外,超市里隨處都有。”楊連武說,“我在萬能的淘寶上買到了一條工業扁帶。”
據齊魯網記者了解,工業扁帶不同于專業的運動扁帶。它的延展度只有3%-7%,而運動扁帶屬于恒溫編織,可延展13%。即,一百米可以伸展到120-130米,有著更好的柔軟度。
“說白了工業扁帶就是拉車用的繩索。”楊連武說,“后來,我終于找到了生產運動扁帶的廠家,就在南京。”楊連武一去就“獅子大開口”,要買十條。廠家一盆冷水澆下來,“給你兩條吧,能賣出一條就不錯了。國內根本就沒有人玩。”
“這么好的運動,健康,快樂,為什么沒有人玩呢?”楊連武有些激動地對齊魯網記者説。他決定注冊一家扁帶公司,帶人玩這項在常人看來有些“小眾”的極限運動。
“我在小區里是孩子王啊!”楊連武越說越興奮,“小區里的人早習慣了,枇杷樹上果子熟了,夠不著,大家都喊我去摘。鄰居的羽毛球打到樹上了,就喊,楊連武你來拿一下!”
帶孩子們練習跑酷動作也是他的必修課。“健康是一方面,極限運動其實可以規避風險。”楊連武對記者講述了一次化險為夷的經歷。
12年某天,上班路上,楊連武騎著電動車。硬撞上一輛不打方向燈就意外左拐的三輪。楊一躍而起,在空中轉了兩圈,安全著陸。
圍觀的人有些傻眼,“司機是位農村老大爺,我不能找他索賠。”拍拍身上的塵土,楊連武推上電動車,走了。
王者爭奪戰
現場主持人小么哥說:“要我走,得給我配上尿不濕。”
九仙山情侶峰海拔700米,跨度30多米。因武士峰高出仙女峰2米,僅寬23mm的扁帶產生了坡度。從高往低走的時候,陳暉和楊連武需要使身體重心盡量后移,克服因重力產生的下滑力。由此,挑戰難度大大增加。
開幕式很快結束。陳暉和楊連武進入120救護車進行身體的例行檢查。5月的一次扁帶表演,陳暉的腳受了傷。腳傷未愈,醫生并不建議他參與此次高空極限挑戰。
主持人手中的風車飛速轉動。
萬眾矚目下,楊連武踏上扁帶。踏出第一步的楊連武很謹慎,過程步步驚心。山頂的風晃動著他的身體,看得出來他需要竭力尋找平衡。一陣猛烈的風過來,楊連武挑戰失敗,遺憾地坐在了扁帶上。
他又站起來,并在扁帶3/5處做出了精彩花式動作之后平靜返回原點,失敗原因,他歸結于大風。
陳暉上場。這位左撇子的極限運動員被外界盛傳心理素質驚人。與楊連武不同的是,他赤腳上陣。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在直播鏡頭里清晰看到他左腳綁著白色繃帶。一陣大風過來,陳暉失去了平衡。在扁帶上轉了三圈之后,他亦止步在扁帶1/5處。
第一輪挑戰,兩人均以失敗告終。
陳暉還有一次機會,“我想再體驗一把大風中的感覺,”靦腆的他有些倔強。
扁帶1/2處,陳暉躺在了繩子上。因為這個高難度花式,掌聲四起。就在這時,陳暉一躍而起,走到了終點。
此刻,30米高空扁帶記錄被刷新,陳暉也守住了高空極限王者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