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抽檢中,采自4家奶吧的5批次巴氏鮮牛奶無一合格,奶吧緣何集體淪陷?在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中,巴氏殺菌牛奶占到88%,在市民的印象中,巴氏殺菌牛奶保質期更短,按說質量應該更高。但是為何本次抽檢中,巴氏殺菌牛奶中檢測到的菌落數量反而更多呢?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的批次和單位,9月24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超市罪魁禍首是卡板車?
本次檢測中,青島嶗山區麗達購物中心有5批次產品在不合格之列,是島城各超市中最多的。在麗達購物中心,記者看到,琴牌新希望24小時巴氏鮮牛乳、琴牌香濃鮮牛奶等仍然擺在貨架顯眼位置進行售賣,不時有市民前來選購。
對于檢測中出現不合格產品,超市奶品專區負責人劉女士說:“我們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已經將當批次的問題牛奶全部下架,并通知了廠家!
對于出現菌落超標的原因,劉女士表示不敢確定,“超市進貨的巴氏殺菌乳每天早晨七點半由專門的冷藏車運到,冷藏車內溫度恒定為4℃,運輸過程中按說應該不會出現問題。牛奶到了超市以后,我們馬上就上架銷售,牛奶貨架的冰柜溫度極低,不存在細菌滋生的問題,而且每天所有的貨品都全部上架,一天之內巴氏奶基本上就賣完了,最多也不超過兩天。”
那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劉女士說:“從冷藏車把奶運到奶品專柜用的是卡板車,難道是卡板車的問題?因為超市沒有專門的小型冷藏車,因此平時運送牛奶用的是跟其他貨品相同的普通卡板車,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溫度不達標的情況。但據我所知,其他超市采用的也是卡板車運貨呀!
●鮮奶吧消毒酒精一月用三桶
在嶗山區金嶺新村內的奶為鮮飲品店,記者看到,店員均佩戴著發套和口罩,店內衛生情況也比較好。由于正值學生放學的時間,前來購買巴氏奶的家長和孩子們絡繹不絕。店員告訴記者:“我們店每天能賣50到60公斤的巴氏奶,這還算少的,其他分店更多!
對于檢測中出現的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店員稱七月底已接到了通知,當時討論結果認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店員平時進出操作間的時候沒有進行消毒,造成了奶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