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濰坊:水管破裂姜井被淹 15000斤生姜毀掉無人管



齊魯網11月30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濰坊昌邑,很多村民以種生姜為生。新鮮的姜下來后,為了方便儲存,菜農都會放在距離地面五米左右的姜井里保存。這個姜井,也成了村民發財致富的一個生財井。可是,在圍子街道梁張村,老梁家儲存了15000斤生姜的姜井被水淹了,姜全毀了。
自來水管道斷裂15000斤生姜被水淹
說起自家姜井被淹,梁建武夫妻倆到現在還不能接受。梁建武的妻子告訴記者,他們全家就指望著種姜生活。
梁建武還給生活幫幫辦看了幾張事發時的照片,按照老梁的說法,深度在5米左右的姜井,當時的積水已經達到了3米多。這好端端的,姜井怎么會被淹呢?梁建武三弟說,水壓大,沖擊水坑,時間長浸泡了,姜井有空隙,自然滲入。
梁家人拿著鐵锨挖土,幾分鐘后,老梁找到了斷裂的自來水管道。原來,是水管斷裂,導致水流進了姜井。查明原因后,老梁找來了抽水機,把姜井里的水抽干。雖然井里沒有了水,但姜井塌了,磚支撐著,下去很危險,老梁還是不敢下井拾姜。姜4塊一斤,15000斤就是六、七萬,還一個姜井瞎了。
村支書:誰供水誰買單
事情過去了五天,井底下的姜,顏色已經發黑。老梁告訴記者,這姜是沒辦法再賣了。為了挽回損失,老梁首先找到了梁張村村委會。
濰坊昌邑市圍子街道梁張村村支書梁建寶覺得責任是供水方,“誰供水誰買單,誰收水費誰買單”。
梁支書認為,老百姓吃水,他們通過村委會,統一把水費匯總交到水廠。那么,責任就應該水廠負責。可是,時間過去了五天,對方并沒有任何答復,而且全村吃水也成了大問題。
梁建寶說,為這個事,全村開黨員會,要自來水公司來維修。第五天了,整個村子吃不上水,造成老百姓吃水問題。
村委水廠“踢皮球” 現場大打出手
梁支書表示,梁建武家的姜井被淹,責任就在供水方,昌邑市明河水業。那么,對于這件事,明河水業又會有什么樣的說法呢?
濰坊昌邑明河水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市里規定的昌南水廠,分管村頭的總表,村里的自來水管道是鎮上找的施工隊,不是他們鋪設的,村內管道出問題,就應該村里負責,只有水是他們提供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明和水業的這位負責人特意拿出了去年8月23號他們公司和梁張村村委簽訂的供用水協議。其中第四條寫著,供用水設施產權分界點與維護管理中,產權分界點是供水方設計安裝的計費總水表處。總水表以下部分,由用水方負責維護管理。這位工作人員認為,水管不是他們鋪設的,產權也在村里,出了事,就不應該找水廠。但是,對于供水企業的說法,梁支書并不認可。
濰坊昌邑市圍子街道梁張村次村支書梁建寶說,村里有維護管道權利,但最終不是受益者,幕后還有供水方。
梁張村委、明河水業各執一詞,雙方都認為這件事不該由自己負責,雙方再一次進行了協商。供水企業的這位負責人表示,他愿意和村委、圍子街道的負責人,再加上梁先生,四方一塊兒,協商一些責任歸屬問題。可是,走到水廠大門口的時候,他突然變了卦。
供水企業的這位負責人解釋,既然這件事和水廠沒關系,他也就沒必要去。看到這種情況,老梁趕緊把門關上。可是,接下來,水廠的一名工作人員和老梁的家屬,竟然發生了肢體沖突。
原來,一名水廠的工作人員拿出了相機,在現場拍照。老梁的妻子宮女士打算看一下拍的內容,對方不給,這才發生了沖突。沖突發生后,協商暫時無法進行,老梁和記者一起,又找到了圍子街道辦事處,了解情況。
濰坊昌邑圍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李先生表示,這件事已經移交給水廠了。
三方都不管維權路還有多遠
圍子街道辦事處的李先生告訴老梁,梁張村的自來水工程,早在去年6月,就把人員、資產全部移交給明河水業。可是,明河水業的工作人員曾表示,梁張村自來水工程施工,就是街道辦安排的。
按照圍子街道辦李先生的說法,他們在去年6月,就已經將梁張村自來水問題移交,水廠和梁張村簽訂的供用水協議是在去年8月。也就是說,先移交后,水廠和村里才簽訂的供水用協議。街道辦、供水企業、村委會都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那么,老梁家的損失到底由誰來承擔?現在,由于姜井被淹,關閉了供水閥門,導致整個梁張村所有的村民家中,都面臨無水可用的尷尬境地。
姜井被淹,賠償還沒有著落,眼看著姜井里發黑的生姜,老梁感到很無奈。
濰坊昌邑圍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李先生稱,找街辦毫無道理,但是可以協調水廠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