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文化之春走山東”活動走進濟寧,由于正在積極備戰十藝節,濟寧近10部文藝作品正在排練。作為第十屆藝術節的重要獎項,群星獎的規格高、名聲響,也是各地爭奪的重要獎項。而作為山東省的“非遺”大市,濟寧市沖擊群星獎的作品也集中在對“非遺”的大膽創新上,包括《微山湖上端鼓聲》《和諧社會新農村》《魯南風情》等在內的作品就融合了濟寧具備地方特色的端鼓、軟弓京胡、平派吹打樂等非遺精髓,經過主創人員的現代化改造,這些古老的藝術形式正在煥發新生命。
采訪當日坐落在濟寧市中心的運河音樂廳里不斷傳出端鼓、京胡和嗩吶的聲音,原來是《蒹葭》《微山湖上端鼓聲》《農家樂》《山東老鄉》《魯南風情》《和諧社會新農村》等具備魯西南獨特風味的藝術作品正在進行緊張的排練。濟寧市文廣新局的社會文化科科長劉鳳來告訴記者,以上作品都已入圍全省備戰群星獎78件作品,而其中屬于非遺的作品占到絕大多數,作品既有地域韻味又有現代特點。
劉鳳來稱,《微山湖上端鼓聲》是其中最具有非遺代表性的作品,端鼓作為微山湖區的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已經進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此次以端鼓為“養料”改編的作品是《微山湖上端鼓聲》。它融合了唱腔、舞蹈、擊鼓、雜技等藝術形式,表現了湖區人民祭祀、祈福、祈雨、續宗譜、祈豐收等日常生活,寓意豐富。“《微山湖上端鼓聲》對傳統端鼓進行了改編,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的藝術形式,做成了一臺美輪美奐的綜合類節目。”劉鳳來稱,這個節目還邀請了端鼓的非遺傳承人楊成興現場演唱、擊鼓,此前節目在中國文化遺產日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