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歷下區西城根街上原高都寺巷小學院內,本來說是要建一處社區便民肉菜店,可建好后大家卻發現,院內只有一間房被用作肉菜店,其余的都變成了小餐館。市民質疑,有人打著建肉菜店的名義,偷建違章建筑出租。商務部門表示,只在此批準了一家社區肉菜店,對其他板房和餐館并不知情。

市民反映 說建肉菜店,卻成了小餐館
市民李女士家住西城根街附近。她告訴記者,西城根街上有一處院子,以前是高都寺巷小學的操場,小學搬走后就空置下來,院子四周緊挨著民房。今年夏天,突然有人在院子里建板房,起初傳聞是要開燒烤店。
“很多人都擔心燒烤店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就給12345打電話反映情況。”李女士說,當時得到的回復是,西城根街上以前全是馬路市場,但后來由于防汛壓力、噪聲污染等原因被依法取締。取締之后,為方便附近居民生活,經歷下區商務局考察批準,和區教委、學校溝通,在這里建一處200余平方米的便民肉菜店。
不久,院內就建起了一大片板房,院子門口也掛上了社區便民蔬菜副食品超市的牌子。可是居民們卻發現,院內只有一家肉菜店,其它都是小餐館。“商務部門批準的明明是社區便民肉菜店,為啥變成小餐館了?”住在附近的趙女士說,這事引起了周邊很多居民的不滿,不少人認為這根本就是個“小陰謀”,其實建房者的主要目的就是蓋違章建筑,靠出租掙錢,肉菜店也就是個掩人耳目的幌子。
記者探訪 5間板房,其中4間是餐館
12月28日,記者來到原高都寺巷小學的院子。院子門口確實掛著社區肉菜店的牌子,里面一共有5間白色板房。北面的兩間面積較大,每間均在50平方米以上,其他3間面積則要小得多。靠近西邊的一間面積較大的板房門口掛著社區便民肉菜店的牌子,屋內擺放著一筐筐蔬菜,但前來買菜的居民并不多。
與肉菜店緊挨著的一大間板房門口則掛著“知味餐館”的牌子。靠近南墻的3個小板房,最靠東邊的一個為一家包子鋪,中間一個掛著“重慶雞公煲”的牌子,最西邊的一個則掛著“黃燜雞米飯”的牌子。 “建菜市場我們沒意見,但是用這些違章建筑開餐館,我們不同意。”李女士說,西城根街上的餐館都證照齊全,但這些小餐館一看就不正規,又緊挨著民宅,尤其是做飯用的煤氣罐,萬一檢查不到位,發生爆炸或者火災,將直接危及周邊居民的安全。
部門說法 商務局只批了一家肉菜店
對于居民反映的問題,記者首先采訪了社區便民肉菜店的主管部門歷下區商務局。一位工作人員說,商務局確實在這里批過肉菜店,但是只批了一家,也就是最西邊的那間板房,對于其他的板房是怎么來的,跟商務局沒有什么關系。他進一步解釋說,按照規定,每個社區肉菜店的面積必須在25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間,而且必須取得相應的營業執照。“當時我們就批了一家有營業執照的,不知道為啥會出現其他的板房,更不知道為啥會變成餐館。”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歷下區泉城路辦事處城管科。一位工作人員回復說,“不清楚這里具體是什么情況。”
歷下區食藥監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達到驗收條件才能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簡易的板房由于衛生條件差,無法保證食物的安全,一般達不到驗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