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歲末年初。時光江河滾滾,滌蕩諸多往事。然而,無論時光荏苒,不論歲月變遷,總有一些記憶不能忘卻。濟南一市民收藏的《支那事變畫報》中,1937年濟南城被日軍攻占的情景得以重現。
侵華鐵證
日軍揮刀登濟南城樓
重現1937年濟南風貌的是第16輯《支那事變畫報》。《支那事變畫報》共有200多輯,由戰時日本《每日新聞》出版,日軍戰地隨軍記者采寫,記錄了1937年“七七事變”以來日軍侵華的所有戰線、戰況、戰役,內容涉及日軍侵略過的幾十個中國城市。其中,1937年底濟南淪陷在第16輯被大篇幅報道。
這本畫報年代久遠,紙頁泛黃,但保存相對完好,幾乎沒有破損。雜志采用八開紙黑白印刷,發行日期為“昭和十三年”(即1938年)。刊載內容是1937年日軍入城的景象。畫面中,日軍或騎馬或步行,高舉著長柄刺刀,穿行在濟南城區,甚至集體登上城樓。航拍鏡頭顯示,濟南城區錯落有致,商埠區相當繁華,黃河大橋被炸毀。
據史料記載,1937年11月中旬,日軍侵入濟陽,國民黨在徒駭河布防,只支持了3天,便被日軍突破。韓復榘率部退到黃河以南,將黃河大橋炸毀。日軍便順著黃河下游迂回攻擊。12月20日,日軍在門臺子渡過黃河,守軍谷良民部二十二師向韓復榘報告,日軍1000多人已過黃河,我守軍正與其激戰。韓以沒有大炮為由,命令撤退到周村。23日,日軍一部又在濟陽、青城間渡過黃河。24日,韓復榘率10萬大軍不戰而逃。日軍渡河后便迂回包抄濟南,12月27日晨,日軍侵占濟南。
癡迷收藏
收集老濟南的舊事
1975年出生的王偉是1938年這本畫報的主人。他告訴記者,這本《支那事變畫報》是他2012年6月在書市淘來的。“當年這本雜志在日本發售,在中國的拷貝數量很少,而且保存狀況也不好。現在這本就是從日本收購來中國賣的。”
畫報的封皮寫著“定價金二十錢”。王偉說,如今事隔76年,“二十錢”已飆漲到千元,市場交易價格一路漲。“全國有不少人收集《支那事變畫報》,跟他們相比,我的收藏根本不算什么。不過這一輯是在濟南淘來的,說的也是咱濟南的事。作為一個濟南人,能收藏這樣一件寶貝,感受城市的歷史,我覺得格外有意義。”
買下這本畫報后,王偉找了家翻譯公司,又花了1000多元,雇人翻譯全本雜志。由于雜志年代久遠,文法措辭有不同,內容涉及軍事術語,翻譯工作耗費了將近1個月。
捧著《支那事變畫報》,王偉一臉興奮。“收集有關老濟南的物件是我的興趣。收集到這么珍貴的歷史資料,盡自己的努力重新整理,我的個人收藏更有意義了。”
他表示,今后將繼續搜集,以警醒國人,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