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近期曾多次報道濟南市養老機構資源不足,硬件設施簡陋等問題。6日開幕的濟南市政協會議上,這一話題也成了眾多委員關注的焦點。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羅虹建議多建集醫療、養護于一體的養老機構。
針對這些建議,市政協委員、濟南市老齡辦主任韋平向記者表示,“醫養一體”養老機構在濟南已經有試點,接下來,濟南將積極推廣此類養老模式。同時,關于養老機構準入條件、收費標準、扶持政策的一系列辦法將于近期出臺。
各方建議
讓老年大學帶動養老服務
對于養老機構存在的方方面面問題,濟南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長張月琴的提議是:讓老年大學帶動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日托所的建設。“大家都知道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老年大學供不應求。因為老年人一旦上了老年大學,就不愿意畢業。”張月琴解釋,中國人習慣始終有組織去關懷他,目前老年大學除了繼續教育以外,承擔了很多其他的社會功能,并且得到大家的認可,可以將這種成熟的模式引入養老機制中,在社區多建些老年大學的教學網點,讓它帶動養老服務,增強養老機構的質量和吸引力。“在臺灣,‘醫養一體’式養老機構比較流行,值得借鑒”。羅虹建議,讓醫療衛生進入養老機構,在有一定規模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聯網,解決就醫難的問題,這樣能讓更多老年人愿意入住養老院。“高齡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庭護理及一般養老院護理達不到專業的護理水平和醫治條件,往往會延誤第一搶救時間。因此應打破民政和衛生資源分割的狀況,綜合醫院和老年公寓的優點,建立‘醫養一體’式的養老機構,彌補醫院和老年公寓的就醫缺陷。”羅虹說。
現場答復
醫養一體是養老機構趨勢
“‘醫養一體’式的養老機構目前在濟南已經有幾家,數量不多,但這是一個發展趨勢,我們接下來會大力推廣。”針對各界委員提出的養老機構建設問題,6日下午的政協開幕式現場,濟南市老齡辦主任韋平向記者表示。
韋平同時談到,國家即將出臺新版《關于加快養老產業發展意見》,其中對養老機構的準入條件、監管辦法、收費標準都作了詳細規定,山東省和濟南市將根據新出臺的辦法制定一系列細則。同時,山東省今年將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濟南市目前正在研究包括土地、資金等方面的政策。“下一步我們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將政策落實,由哪個部門來落實,怎么把好政策用好。”韋平說。
相關調查
每5個濟南人中將有1個老年人
關注養老機構緊缺問題的委員不只羅虹一人。記者在查閱今年的市政協委員提案時注意到,民盟濟南市委員會、山東英才學院副院長劉存剛,濟南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長張月琴等組織和個人提案中都談到了類似問題。
市政協委員劉存剛提出,山東有10.85%的老年人愿意入住養老院,打算在5年內入住養老院的比例為4.23%。而濟南市民政局數據顯示,目前省城共有公辦、民辦養老機構68家,能夠向老人提供的床位只有7200多張,相當于每百位老人只有 1.4張床位。綜合以上數字可以看出,目前濟南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少,養老設施嚴重不足,很難提供系統的家政服務、日間照料、精神慰籍等社會化養老服務,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護理需求缺口更大。“有數字顯示,到2015年,濟南每5個人中將有1個老年人。盡管養老需求大,但濟南養老機構入住率并不高。”羅虹告訴記者,全市老年公寓規模大的有床位500多張,小的僅30多張,平均入住率為60%,市區8家老年公寓達到入住95%。但有的入住不足1/3,且舉步維艱。濟南市老年公寓多集中在偏郊地段,布局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