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陳瑋 通訊員 王冰 杜陶羽) 16日,市民張女士聘請的家政工打掃衛生時損壞了廚房裝飾吊頂,溜走后竟然聯系不上了,連之前交的200元押金也“打了水漂”。
近日,家住市中區馬鞍山路的張女士想打掃一下家里衛生,于是撥打小區公示欄張貼的家政公司廣告上的電話。第二天兩位家政人員來到張女士家中,口頭商量好打掃價格后,收取了張女士200元作為押金,沒有簽訂任何合同,只留給張女士一張押金收條。
16日上午,兩位家政人員在張女士家打掃衛生時,不小心將廚房的裝飾吊頂損壞,成塊的裝飾板變形,連接的龍骨架也斷裂。張女士要求家政人員賠償,可是家政人員反說是張女士家的裝飾原本就有問題,拒絕賠償。爭論中,兩位家政人員借故下樓鎖車,就再也沒回來。張女士撥打廣告上的電話號碼,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張女士到工商部門查詢,發現這家所謂的家政公司根本就沒有登記注冊。
隨著春節臨近,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由家政公司人員打掃衛生,但是個別無證無照的“黑家政”混入其中。對此,濟南市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在選擇家政公司時,一要察看是否具有資質,盡量選擇自己比較了解、信譽好的家政公司;二是一定要仔細簽訂家政服務協議,盡量以書面形式進行預訂,在簽訂協議時應明確提供服務的時間、地點、價格、項目、標準;三是不要不簽協議就交定金、押金,不要選擇預支服務項目,否則一旦家政公司倒閉或改頭換面,消費者就難以維權;四是一旦發生家政服務糾紛時,應首先與提供服務的家政公司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也可以向消委會投訴或向相關行政部門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