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7日訊(記者 王彬)今天,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智慧山東”試點工作的意見》進行解讀認為,我省以“智慧城市”、“智慧城區、社區”和“智慧園區”試點為載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樹立“智慧山東”典型和示范。
智慧城市是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年初公布的名單,全國共有90個市縣區被列為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包括濟南西區在內的山東8個市(區)被選為首批試點。
我省提出,“十二五”末,“智慧山東”試點工作形成比較突出的示范效應。下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光纖到戶、無線寬帶網絡對重點區域實現全覆蓋,城市家庭帶寬接入能力不低于20Mbps(比特/秒),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熱點的無線寬帶網絡,全省寬帶網絡出口達到6640Gbps(比特/秒),“三網融合”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濟南、淄博等開展“智慧工業園區”試點,以裝備制造智能化為核心和突破口,深化物聯網技術在汽車、船舶、機械設備、消費品等我省優勢傳統產業上的滲透融合。依托濟南、青島等7個省級物聯網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智能傳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位置感知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和軟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