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面看起來很紅,卻為何沒有辣味兒?足斤足兩的海鮮,為什么一拿回家卻折了近一半的分量?3月10日,青島市南山市場的20多名業戶走上街頭,帶著從其他無良商販買來的劣質品,揭露出自己行業“內幕”,還將多年積累的鑒別海鮮和調味品的經驗教給市民。
假辣椒面紅而不辣優質貨“面泛黃色”
10日上午11時左右,在市北區臺東三路與和興路交會處的空地上,幾張桌子被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桌子上放著數十種海鮮和調料。七八名戴著“南山商會”工作牌的工作人員正在仔細地給過往市民講解。“南山商會”王會長介紹,該商會是南山市場的幾十名商鋪業主自發形成的一個組織,這次大張旗鼓地走上街頭宣傳,就是想利用自身優勢,幫助消費者認清海鮮產品和調料的優劣。
南山市場專門經營干貨海鮮和調料的王女士讓幾名圍過來的市民首先閉上眼睛,然后拿出一包“辣椒面”給每人嘗了半小勺,睜開眼睛后,有人說是存放時間長了的面粉,還有人說是酸梅粉,竟然沒有一人能夠通過舌頭來分辨出來是辣椒面。
王女士稱,她給市民嘗的是市民很有可能從市場上購買到的所謂‘辣椒面’。雖然看起來很紅,但一點辣味兒都沒有。“這些‘辣椒面’大都用已經壞掉的辣椒磨成,或是把橘子皮曬干碾碎了添加到辣椒面中。這些都算比較有良心的,有的直接加入辣椒精,那是化學物質,可以要人命的東西。真正優質的辣椒面泛著淡淡的黃色,而且很細膩。捏起來不要有很滑的感覺”。
蛤蜊肉加糖增肥八帶泡淡水壓秤
海參加糖、加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無良商販們為了賺取更多利潤,可以讓一斤干海參中鹽和糖的總分量占到50%,南山市場商會王會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海參最便宜的價格每斤約1800元計算,消費者每買回家一斤海參就等于花費900元買了半斤鹽和糖。
通過加糖加鹽來增重的還有蛤蜊肉,一般加糖的較多,因為糖比鹽更加壓分量。加糖后的蛤蜊肉在較高溫度下,手感發黏。
“生活在高鹽度地區的水產,將其置于低鹽度海水中,它們會猛烈吸水,以致自身體重增加。”南山商會王會長表示,為了讓海鮮壓秤,無良商販經常通過故意調低海水的鹽分濃度,來讓海洋生物自己吸水。以鮑魚為例,無良商販通常會給海水里面加入一半的自來水,把海水稀釋后,鮑魚自己就會吸水。“八帶商販們更狠,直接將八帶扔到淡水里面。活著的八帶每100斤中,吃水30斤,死八帶大約可以吃水20斤。所以不管是鮑魚還是八帶,凡是看到那種泡得很豐滿的,一定不要買。”王會長說。
干魚片都摻淀粉原料不會有好魚
為了增重,所有的干魚片都會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這也算是行業潛規則。但更惡劣的是,按照王女士的說法,許多干魚片生產都存在著貓膩。她自爆,凡是加工成魚片的,一種可能是魚的品種本身就很廉價,加工成品后通常會標上“深海魚”或其他稀有品種的標簽。“因為在加工魚片的過程中,會加入很多添加劑用于防腐保存,這些添加劑都會改變魚本身的口感,在鮮嫩的魚肉被加工成品后,其本身的材質就很難辨別出來。”
另外某些干魚片還很有可能是用已經變質的魚加工成的,因為在加入調料并且曬干之后,變質的味道就全被掩蓋了。王女士說:“干魚片通常做成五香的,麻辣的,有的即使寫著是原味,但吃起來還是有一股甜味兒。一般加工成干魚片的,沒有一條好魚,好魚全都以鮮食或冷凍品的形式賣出去了。”
市北區利津路工商所周所長提醒,市民在零售攤位和非正規渠道買到劣質品時應留好證據,并及時舉報,凡是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無良商販都將受到法律嚴懲。
文/實習生 張化行 圖/本報記者 孟達 記者 曹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