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在東營區史口鎮消夏晚會演出現場,吉祥福劇團自編自演的呂劇《三喜臨門》引起了強烈反響,叫好聲接連不斷。劇團負責人鄭建祥說:“區里設置獎勵政策、鼓勵成立隊伍等惠民舉措為莊戶劇團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大動力!”據了解,東營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成立服務機構,強化責任落實,使宣傳文化工作為建設富裕秀美幸福的現代化東營區提供了有力思想保障、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
機構健全,責任落實。東營區從解決宣傳文化工作基本設施、基本隊伍、基本保障、基本服務四個基本問題入手,制定了“宣傳文化工作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各鎮、街道和區直有關部門、單位同時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全區堅持重心下移,在工作部署、經費投入、項目擺布、評先樹優等方面向基層傾斜,為宣傳文化基層基礎工作提供支持。
同時,把宣傳文化基層基礎工作列入各鎮、街道年度綜合考核文化建設部分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推進宣傳文化基層基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強化服務,明晰脈絡。東營區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作為當前及長期工作重點,實施了以市民素質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化、環境保護等為內容的“十大重點工程”,以集中宣傳月、志愿服務月、文明禮儀月等為內容的“十大主題月”活動。
截至目前,全區各村居已累計投入創建資金1800多萬元。出臺了《東營區群眾文藝團體文藝精品及文化產業項目獎勵暫行辦法》,每年安排10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積極推進呂劇進課堂、呂劇鄉土人才培訓等活動,致力于培養地方文藝人才。目前,全區各類呂劇文化團體已達50余支,每年演出上千場次。結合“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活動,加大包村幫扶工作力度,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為群眾送去溫暖和歡樂。
目標明確,推進扎實。東營區計劃完善提升區圖書館、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鄉村學校少年宮”、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積極開展文明村鎮、生態文明村居等創評活動,創建區級生態文明典范村居10處,60%以上的村達到區級以上文明村標準,30%以上的村達到市級文明村標準。年內將免費開放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落實“一村一月一場電影一場戲”目標。配齊配強基層宣傳文化干部隊伍,扶持發展民間文化人才隊伍,將重點做好“黃河口文化之星”、“東營區文化之星”推薦選拔工作,壯大文化協會和文化志愿者隊伍,扶持呂劇莊戶劇團發展。建立完善分級負責、逐年增長的宣傳文化基層基礎工作投入機制,專項經費用于支持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服務供給和宣傳文化干部、人才培養培訓等。(記者 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