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1日,聊城市下發通告,要求城區所有208處報刊亭10日內必須進小區經營,逾期將被強制取締。這些報亭中的大部分,是由當地郵政局籌資470萬于去年4月剛剛更換完畢的。如今大限將至,不少自感今后經營將十分困難的報刊亭主產生了放棄經營的念頭,聊城城區或將因“提升城市形象”變成一座缺乏墨香味的城市。 文/圖 記者 陳學超
報刊亭不進小區就得拆除 過半是去年投資470萬新建
A當地下發的通告稱,為進一步優化城區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當地政府決定于3月11日至21日,對道路兩側各類亭體進行集中整治。通過清理,城區所有報刊亭、售貨亭不再占用城市道路,一律進行規范設立,一律進小區經營。
根據要求,3月16日至3月18日,各產權單位組織開展全方位的清理工作,將報刊亭全部拆除搬離,不得占壓城區主次干道和人行道,一律在居民小區內設置。
通告同時對逾期未能搬離者設置了嚴厲的懲罰措施:3月19日至3月20日,各產權單位逾期沒有清理或清理不徹底的報刊亭,由市執法局實施強制取締,同時予以暫扣,對不服從管理的報刊亭經營者,由執法局依法予以處罰。對拒不按實施方案要求搬移、拆除的違規經營戶,由工商、公安等部門予以吊銷營業執照或依法處理。同時,整治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還將面臨通報批評、市政府約談、曝光等制裁手段。
面臨強制清理的報刊亭中,有過半是去年4月剛剛更新完畢的嶄新報刊亭。
當地媒體報道顯示,2012年4月,聊城市郵政局共籌集資金470萬元,計劃將市區以及縣城的133個報刊亭全部更換。“新式的報刊亭外觀整潔大方,保溫保暖,材料堅固,而且功能完備,服務齊全。報刊亭除銷售報刊雜志外,還能代收代繳移動、聯通和固定電話費,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B進小區經營難以為繼下崗職工面臨“再下崗”就報刊亭要進居民小區一事,不少報刊亭主表示,如果真要把報刊亭搬進小區,今后他們將很難再繼續經營下去。
該市利民路上一家報刊亭的主人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們已經接到要把報亭搬進小區的通知了,不少同行都挺反對這個事情的。該報刊亭主說:“大點的小區里面都有小超市,有的小區還不止一家,進了小區后,肯定沒在外邊賣得好啊。”該報刊亭主還對記者說,要是真把他的報亭搬進小區,就打算不做了。
該市花園路上的一家報刊亭主對記者說,經營報刊亭的基本是下崗職工或低收入人群,經營報亭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年的收入都在五萬元以上,要是真把報亭搬進小區,還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原來的下崗職工又將面臨下崗了。
“沒了報亭就很不方便,現在報亭不止是賣報刊而已,充話費、公用電話、買煙、夏天熱了要瓶礦泉水,報亭經營這些為我們普通百姓帶來了方便,相關部門應該更加支持報亭的存在才合理。”在聊城開發區一企業上班的張女士對記者說,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定要取締馬路兩旁的報亭。為提升城市形象取締報亭,那么其他有報亭的大城市都是很難看的嗎?張女士認為讓報亭進駐小區意義不大,在小區內居民對報亭的需要不大,相關部門在做這種決定前至少要聽下市民的意見。
C取締方案細則尚未出臺市民質疑選址審批昨日下午,記者從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了解到,當地報亭清理的具體實施方案正在研究中,尚未正式出臺。
聊城市執法局宣傳科科長劉廣闊告訴記者,報亭肯定是要清理,因為報亭本身就是違法占道,有的報亭在人行道上,而有的則是在綠化帶里,都屬于違規建筑。而且很多報亭并非單純的在賣報刊,還在進行著多種經營,有的報亭甚至將很多商品擺到了報亭外面,嚴重影響了市民通行,給交通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劉廣闊還告訴記者,考慮到很多報亭主都屬于弱勢群體,為了盡可能維護他們的利益,有關部門還在研究報亭的清理具體實施方案。雖然原則上是讓報亭主自行聯系要搬進去的居民小區,但是執法局也正在積極的幫助報亭主聯系小區。
對此,當地市民張洪泉撰文質疑:報亭的設置需要經過相關部門選址、現場查勘、審批等一系列手續。2012年更換的報亭肯定也要走這些手續,而不到一年的時間,怎么又成了“違章占道”了?如果真是違章占道,對于此前郵政報亭的審批則亟需有關部門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