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暴雨中,花季女孩失足落入沒有井蓋的下水井,全城展開大搜救。這樣的事情令人痛惜,也引起濟南市民關注。
濟南城區道路井口可否裝一道防護網?25日,記者從市政相關部門得知,目前濟南市各類井蓋共12萬個,在所有井口裝防護網,操作上存在一定難度。
反映 部分道路井蓋不見 市民很擔心
近日,有市民致電12345服務熱線,舉報暗藏在路面的“陷阱”。于先生反映,他在市中區英雄山路與萬壽路交叉口往北20米左右,發現銀行門口南側有一個圓形井蓋丟失,存在安全隱患。
市民魏先生致電反映,天橋區清河北路北郊熱電廠西側路口橋洞下的人行道上,有不少雨水箅子丟失,在此路過很危險,希望能盡快修復。
還有部分道路存在井蓋損壞現象。市民胡先生反映,天橋區西工商河與堤口路交叉口向北200米圓形污水井蓋損壞。李女士反映,海蔚路歷城大潤發西側,一個方形井蓋被車輛軋壞。
短板 雨污混流排水不暢 井蓋易沖走
大雨中井蓋為何會消失?記者獲悉,在之前濟南的一場暴雨中,部分井蓋被下水道的水流頂起,道路行洪造成水流湍急,致井蓋被沖走。“老城區部分道路雨污混流,一旦遇到大雨很容易造成大量雨水進入管道,產生污水冒溢。”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雨污混流的道路遇到暴雨時,難以保證路面井蓋不被沖走。
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對低洼片區和道路積水點進行改造,已經大大改善了濟南城區的排水能力。但一些尚未進行雨污混流改造的道路如歷山路,遇到大雨時井蓋很可能被頂起沖走,“強降雨時行人應盡量遠離這些路段”。
措施 已嘗試在井口裝防護網推行比較難
井口“吃人”的悲劇如何避免?記者了解到,濟南幾年前也曾嘗試此種做法,在部分裝有防護網的道路下水井處,打開井口就可以看到。排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濟南只有部分井口裝了防護網,主要是為攔截進入井口的雜物,也可在井蓋丟失時減少危險。
這種給井口“戴口罩”的做法為何不能推廣?負責人解釋,一是由于濟南市井蓋數量多,除了雨污水的6萬多個井口外,還有熱、電、水等井口,共計12萬個左右。“每個井口都裝上防護網會非常麻煩,影響井下管理。在井口鑿孔安裝防護網時,也會帶來危險。”負責人稱,盡管相關部門考慮過此種做法,但鑒于種種原因,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市排管中心負責人稱,城市道路排水通暢是解決降雨時污水冒溢的根本措施。市政部門對老城區實施雨污分流、對積水點進行改造,都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井口變陷阱”的問題。
相關鏈接
國外如何管理井蓋
如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那么井蓋就是城市名片。在美國和加拿大,水、電、氣、交通、通信等地下通道的管理統一劃歸市政。任何一名美國公民發現井蓋丟失,可以到法院起訴負責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務局行政瀆職。
日本公共事務部派專家研究,生產出了不會被暴雨沖開的井蓋,然后全部更換。
在英國約克郡赫爾市,當地政府在網上公布了地下井蓋的管理細則。負責管理井蓋的一般是當地公共服務公司,井蓋上大多刻有公司名字。
因此,濟南市市政設施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井蓋的監督管理,設立公開電話,及時受理投訴。發現井蓋設施缺失、損毀的,應當立即設立警示標志,并通知產權單位及時補裝、更換或者維修。對無法確認產權單位的廢棄井蓋設施,市政設施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