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12日訊 12日,在威海市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下,在外流浪10余年的陜西流浪老人晏良學踏上返鄉之路。臨走時,他懇求工作人員,幫他辦一張身份證,以后想打工的話,可以用得上。
12日上午,威海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正在為晏良學準備返鄉路上的食物,晏良學則安靜地坐著,等待著回家的時刻。工作人員說,4月21日,有熱心市民打電話稱一男子在市區流浪,希望前往救助。工作人員驅車前往,只見晏良學背著一個破舊的蛇皮袋子沿路乞討,于是將他接回站內。剛開始,晏良學說不出自己的家鄉在哪里,且脾氣暴躁。根據口音,工作人員判斷他是山西、陜西附近人,進一步交流并多方查找后,終于找到他的老家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某村。根據村里人介紹,晏良學一直未婚,家中只有一個哥哥,兩人甚少來往,10多年前,晏良學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倒塌后,他便開始在外流浪,先后去過湖南、湖北、江蘇等8個省市。與當地救助部門取得聯系后,12日中午,威海救助站兩名工作人員護送晏良學回家。
得知自己能回家,晏良學態度終于緩和了很多。臨走時,他對工作人員說,希望自己能有一張身份證。原來,他之所以一直流浪,沒有找工作,是因為自己將身份證遺失,沒有身份證,大多單位并不敢雇傭他,他沒有辦法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隨后,工作人員與晏良學老家當地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得知晏良學的戶籍還在,抵達目的地后,他們愿意幫助晏良學重新辦理身份證相關手續。“有了身份證,相信我也能自食其力。”晏良學感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