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 王愛科) 保障性住房的施工進展決定著配售工作啟動的快慢,因此島城保障性住房的施工進展一直是關注的熱點。16日,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公布了島城保障性住房的施工進展情況。截至目前已有8660套保障性住房開工,近兩千套保障性住房已經竣工,今年上半年就可啟動配售工作。
根據此前公布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方案,今年島城保障性住房的開工建設任務是16500套!敖刂聊壳埃验_工保障性住房房源達8660套,超額完成了今年的開工任務指標。”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王育生主任說。
據介紹,已開工建設的8660套房源當中,1957套房源已經竣工,已實現主體封頂的房源286套,正在進行主體施工的房源1204套,正在進行基礎施工的房源3697套 ,正在進行基坑開挖的房源1516套。全市共落實計劃開工項目57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省政府下達給青島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指標為31500套 ,其中保障性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指標為16500套,其余依靠舊城區棚戶區改造來解決。“截至目前,還有24個項目、一共8993套房源還沒有開工!蓖跤魅握f,但這24個尚未開工項目當中 ,已有15個項目確定了建設主體,落實房源5610套 。其中正在辦理施工許可證項目3個,房源1530套 ;正在單體方案、請照圖報批和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項目4個,房源1572套 ;正在規劃方案公示、報批的項目3個,房源530套 ;正在規劃方案設計的項目5個,房源1978套。此外,有9個項目還沒有確定建設主體,落實房源3383套。其中有5個項目正在編制、報批供地方案和招拍掛文件,其余4個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前期手續。
“今年保障性住房配售配租工作仍會分兩次推出,首批保障性房源將在5月底或6月初展開配售工作!鼻鄭u市住房保障中心負責人說,目前正在對擬納入首批配售范圍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進行梳理,條件具備后將統一發布保障房配售公告。
探訪
三處待售保障房都有亮點
即將展開配售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都位于哪里?這些項目的配套方面有什么優勢?16日上午,記者隨同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員,對在建的多個保障性住房項目一一做了探訪。探訪發現,即將配售的保障房項目中,既有位于地鐵沿線的樓盤,也有本身配建幼兒園、小學的樓盤,在配套方面的條件都非常有優勢。
凱景廣場項目地鐵 M3號線近在咫尺
位于市北區的凱景廣場項目,將納入今年首批配售的計劃當中。
1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市北區敦化路與連云港路交會處的凱景廣場項目。據施工人員介紹,項目總占地面積為207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14萬平方米。“項目包括高端寫字樓和精品住宅,寫字樓共23層,住宅共約670戶,由五棟板式高層組成,分別規劃設計為30層、31層和32層。”施工人員說,其中緊貼連云港路、敦化路路口的一棟樓為經濟適用房,已接近主體封頂。
據悉,項目共規劃建設經適房768套,公共租賃住房821套 ,廉租住房224套 。這個項目最大的優勢就是地理優越。項目處在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修建中的地鐵M3號線近在咫尺。
民建大廈項目與萬達廣場一路之隔
配套方面,位于連云港路76號的民建大廈項目也可圈可點。
據青島民建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曹心雷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9.98億元,占地面積約15900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項目建設3棟高層,包括辦公樓2棟、住宅樓一棟和三層商業及地下車庫,可提供停車位823個。該項目共配建經濟適用房72套,面積約4435平方米!皯粜头矫,72套經濟適用房的建筑面積均在 65 平方米以內!辈苄睦渍f,早在 2012年底前項目就已經開工建設,計劃于2014年底前竣工交付。
記者注意到,在配套方面,項目與市北區萬達廣場一路之隔,可謂坐擁市北商務區的完善配套。同時與區政府、市圖書館、萬達廣場、家樂福、佳世客、阜外醫院、萬千百貨、萬達艾美酒店等毗鄰,環境優越生活便利。
青建·宜昌新苑項目將建兩處幼兒園一處小學
上午11時 ,記者來到位于市北區宜昌路以南、興隆三路以東、海灣花園以北、興元一路以西的青建·宜昌新苑項目!斑@個項目的經濟適用住房部分,已經施工到地上7層,今年上半年就具備配售條件。”青島青建海華置業有限公司的賈志祥總經理說。
據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億元,規劃建筑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是本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集中建設保障性住房共1833套,其中廉租房224套,約1.1萬平方米;公租房821套,共約4.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788套,共約4.8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建設11棟高層住宅,包括1棟綜合服務樓,5棟經濟適用房,4棟公租房,1棟廉租房!辟Z志祥說,還將建設兩處幼兒園,一處小學。
據悉,該項目于2012年6月底前就已開工建設,計劃于2014年底前竣工交付。
趨勢
經適房限價房漸退,公租房將挑大梁
近幾年來,每逢島城保障性住房啟動配售工作,因房源不足導致的扎堆選房現象非常多見。未來幾年,島城的住房保障體系將向什么方向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的建設規模,將會做怎樣的調整?16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未來幾年,島城將逐步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預計到2016年開始,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數量將逐步壓縮,兩類保障房將逐漸退出住房保障體系的“舞臺”。
“青島新一輪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發展規劃,在編制時綜合統籌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土地資源條件,以及各類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和各類人才的住房需求。”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王育生主任說,根據新一輪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發展規劃(2014-2016年),將逐步減少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量,增加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量。
記者注意到,在這個三年發展規劃中,青島市保障性住房計劃建設總量不少于4.5萬套,其中公共租賃住房共3萬套 ,經濟適用住房7500套,限價商品住房7500套。三類保障性住房年均開建 1.5萬套 。
從這個供應比例來看,公共租賃住房的主導地位非常突出。“在保障方式上,實行可租可售、先租后售、以租為主的方式。”王育生主任說,重點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步伐,逐步建立起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體的多元化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引導廣大居民和社會在消費觀念上從追求“有住房”向實現“有房住”的轉變;在住房保障模式上從“買房為主”向“租房為主”轉變。
就在今年新發布的“國五條”細則中明確提出,要繼續探索創新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機制,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請家庭經濟狀況審核機制,確保公平分配,而且要將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實際上,這是保障房體系健全發展的一個趨勢。”樓市分析人士張百忍說,此前,對保障性住房模式的探索,重慶一直被認為走在了國內其他城市的前面!白鳛檎畬γ癖姷墓哺@,保障房區別于商品房,應該姓公,而不應姓私。”張百忍說,保障房可以出租,但不宜出售,正因為這樣,重慶早就把保障房明確稱為“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