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記者鄭心茹)昨日上午,山東省2013年0-6歲殘疾兒童免費搶救性康復項目啟動儀式舉行,今年,全省將對12550名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0-6歲是殘疾兒童的最佳康復期,對其進行科學的搶救性康復,可以最大程度地補償兒童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為其將來入學、就業、融入社會創造條件。“0-6歲殘疾兒童免費搶救性康復”已連續兩年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0-6歲殘疾兒童免費搶救性康復”已連續兩年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12年,全省共投入資金1.3億,為9565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免費搶救性康復服務。今年,計劃投資2.3億元,由國家、省、市、縣財政分級負擔,全省將對12550名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救助對象主要是符合條件的0-6周歲聽力語言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肢殘兒童、低視力兒童等。有條件的市可擴大到9周歲。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由其家長(或監護人)持家庭戶口本、殘疾人證、民政部門出具的家庭貧困證明(兒童福利證)及專業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原件,到其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殘聯提出申請,填寫《山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申請審批表》。
家庭經濟困難(社會散居殘疾孤兒不受所在家庭經濟狀況限制),并保證受助兒童在定點康復機構至少接受規定時間的康復訓練。其中: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孤獨癥兒童每年不少于10個月,腦癱兒童每年不少于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