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加油站,同一供貨商,近百噸不合格汽油,導致了最少4000輛機動車受損,造成的經濟損失還無法計算……近日,發生在合肥、池州兩市的加油站銷售劣質汽油案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4月21日至26日,合肥市金三角加油站、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中心陸續接到車主投訴,反映金三角加油站汽油質量存在問題,在此加油后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合肥市車主陳女士的東風悅達起亞轎車在金三角加了200元的93號汽油后,很快出現了發動機抖動、油門無反應、車輛無法提速等情況,去修理廠檢查后被告知,是油品出了問題。 “維修師傅說,三元催化器、氧化傳感器、油泵都出現白灰色粉末,需要更換,油路、油箱都需要徹底清洗,全部維修費用加起來要七八千塊錢! ”陳女士無奈地說。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車主損失更為驚人。該車“油路有問題”,需要更換火花塞、三元催化器、高壓油泵、噴油嘴等35個配件,加上清洗節氣門、油箱等的工時費,修理費用合計達26936元。
無獨有偶。4月25日起,池州市貴池區同興加油站也因油品質量問題導致400余輛摩托車、貨車、小轎車受損,并且車輛受損情況與合肥如出一轍。
接到投訴后,兩地工商部門開展了調查,加油站所有出油口及加油槍被封存。
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出具的檢測結果顯示,金三角加油站汽油樣本的質量判定為“不合格”。
合肥市金三角加油站總經理李躍勝說:“這批汽油是3月26日從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采購的,共計600噸,陸續運到這里并銷售。 ”
池州市同興加油站經理王立德表示,該站“問題汽油”同樣來自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共25.22噸。 4月25日開始,該站陸續接到車主投訴油品質量問題。
合肥、池州兩地工商部門證實,兩個加油站所售劣質汽油系由山東濟南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提供。
這家公司銷售的劣質汽油又是誰生產的?赴濟南調查此案的合肥市工商局市場規范管理局王斌介紹說,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只是這批油品的經銷商,他們銷售的汽油來自濟南長城煉油有限責任公司。
又經調查,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系濟南長城煉油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控股,而后者系中國化工油氣開發中心投資控股。
王斌認為,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向工商部門出具了今年4月份對這些油品所在油庫的4份檢測報告,但這些檢測報告并非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而是在該企業檢驗室自己寫出來的。 “也就是說,這些檢測報告沒有多少可信度。 ”王斌肯定地說。
據了解,油品質量出現問題后,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曾派專人來到合肥,召開了有供貨商、加油站、消費者代表、市工商局共同參加的見面會,證實劣質油的確出自該公司,并對消費者致歉。
“中化工兩位經手此批汽油的銷售經理承認,4月19日、20日、21日這三天出庫的汽油有問題,一共是90噸。 ”李躍勝說,這一說法得到了池州同興加油站的印證,該站所售劣質汽油也是4月19日從中化工油氣銷售有限公司采購的。
面對4000多輛機動車受損,兩加油站表示,所需賠償資金數額巨大,加油站方面肯定“吃不消、撐不住”。
合肥市工商局市場規范管理局副局長馮健說,工商部門對成品油的抽檢只能做到“一年不低于兩次”,由于隨機性和頻次問題,難免出現“漏網之魚”,加大了監管難度。
質監部門提示消費者,車主加油務必要去正規加油站,并相對固定;每一次加油,都應索要發票并妥善保管,一旦發現問題可以查出“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