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濟南5月27日訊(記者 滿倩) 從5月25日14時至27日上午6時,山東出現今年以來最大降雨過程。持續三天的強降雨,導致山東多地城市道路積水嚴重,不少市民擔心會河道水面上漲,造成內澇。
據省水文局監測,全省有17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100毫米,48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50毫米,最大縣(市、區)平均降雨量棗莊嶧城149.0毫米。全省主要河道沒有明顯漲水過程。目前,大、中型水庫及南四湖、東平湖總蓄水量56.09億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多蓄20.33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12.61億立方米。
記者了解到,從昨日開始,青島嶗山區經歷今年第一次特大暴雨,天文大潮同至,致使嶗山路沙子口橋段河道水面暴漲,交通受阻。菏澤市城區牡丹區八一西路多條道路也因暴雨積水成河,給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帶來嚴重不便。棗莊市公安局也在昨日下發緊急通知啟動防汛搶險工作預案,啟動棗莊市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防御應急預案III級應案。
有網友反映,城市內澇情況才是真正衡量一個城市發展程度的標桿。
微博網友“街邊新聞社”表示,全球節能環保網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雨果的這句名言,仍然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續暴雨,容易發生內澇,如果我們在外遇到內澇一定要采取應急措施,”省氣象臺工作人員介紹說,“受到內澇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向樓頂、站臺等高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