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青島5月28日訊 今天召開的全省海域海島管理工作會議提出,今年我省將全面啟動全省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建設。“一眼望盡天涯海角”,山東近15.9萬平方公里海域將實現全天候立體化一張網全海域監管,從水面、水體到海底,圍填海以及各類開發利用狀況、年度變化情況等,將“一覽無余”。
相關報道:煙臺試水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 融資已上億元
海域動態監視監測是以衛星遙感、航空遙感、視頻監測和地面監視監測為手段,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技術,對海域空間資源和海域使用現狀進行監視監測,為海域管理決策、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產業調控、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
動態監視監測實現省市縣三級監管,實現基礎地理信息、遙感影像資料、權屬數據、遠程視頻監控、疑點疑區核查等信息共享。對系統的底圖進行大范圍的擴充和更新,形成內容全面、完整,視圖清晰、實時,要素真實、準確的海洋管理“一張圖”。
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海島處處長王仁堂介紹,動態監視監測系統底圖分為靜態圖層和動態圖層。靜態圖層是海洋要素圖層,包括水流、水深、水溫、波浪、海灣、灘涂等;海島地貌與潮間帶環境圖層;海岸帶修復整治成果圖層;海洋環境修復整治成果圖層。動態圖層包括國家下發高精、低精遙感影像圖層(每年一次更新);海域開發利用現狀圖層;視頻監控圖層(包含全海域全部視頻監控資源,視頻監控位置和攝像頭性能顯示在系統中,可以隨時點擊調用實時視頻);設立用海產業布局等多重圖層數據庫,包括項目用海動態監管數據庫;區域建設用海規劃(含實施情況)數據庫;海域使用現狀數據、權屬數據庫;海島數據庫;修復整治數據庫等。
相關報道:山東青島城鄉接合部違法占地情況嚴重
山東制定排放標準 5大高污染行業將取消排放特權
梁振英會見山東省代省長郭樹清
山東發布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
連日降雨致山東212萬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4.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