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被斷章取義律師發微博預留證據,記者對微博聽原聲竟然大相徑庭。
□責“官媒”公信力很擔心歪曲,試問在中國哪家“私媒”?
□“感覺派律師”談案情不前去現場,核實事交給放心媒體辦理?
□感覺、推導化身事實取代實事求是,采訪審發是否應逐一把關?
采訪手記:
是誰在斷章取義?請李會清律師曬曬錄音
大眾網記者 于瀟瀟
為了了解涉嫌非法拘禁一方當事人的說法,最大限度還原事件真相,14日中午11:01至15:33,大眾網記者先后3次撥通了陳寶成代理律師李會清的電話,進行采訪。
11:01,電話接通,記者表明身份后,李會清表示很意外,“沒想到你們會給我打電話”,并質疑記者之前的報道偏激。
記者表示,當時是采訪的村民,我們如實記錄村民的反映。“所以同樣,今天跟您了解的情況,我們肯定也如實來反映。我想了解當時他(陳寶成)是如何跟您講述的現場?”
話題就此展開。在提到事發現場時,李會清說,“警方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不是他家,我認為官方對這個地點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有關媒體也去過,那里就是張朋珂和陳青沙家的宅基地。”
因為他說“我認為”,記者表示疑惑,問他:“您有去過現場嗎?”
李會清說:“現場那塊兒我沒去過,但有關媒體有的去過,他們能夠確認這個事實。”
采訪繼續展開。李會清說:“我再跟您說個事實,他拿的刀具什么的,都是挖掘機挖出來的,但是他不確定。”
記者一聽是“事實”,再次進行確認:“就是說,他的說法就是刀具是在現場挖出來的?”
李會清回答:“對,陳青沙他們跟他說刀具是挖掘機上午挖出來的,并不是說在哪買的,提前準備好的。”
聽到此,記者感覺迷糊了,因為李會清所說的“事實”,都是“聽某某人說”。記者正想繼續發問,李會清說:“我先講一下,搶您的話說行么?”
記者表示:好,您請。
李會清說大眾網之前的報道中,關于陳青沙、張朋珂夫婦跟村里簽了拆遷安置補償協議,這是對事實的歪曲。
一聽被說“歪曲”,記者嚇了一跳。李律師繼續說,因為陳青沙的辯護律師說陳青沙絕對沒有跟政府或者村里簽訂過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由于李律師說記者是“歪曲事實”,記者沒有再糾纏于此,繼續向下發問:“就這一次事情來說,警方說是涉嫌非法拘禁,他(陳寶成)這個問題有沒有做解釋?”
李會清說,應該從陳寶成等有沒有“暫扣”司機的權利來說。他隨后解釋到,所謂“暫扣”是扭送權的延伸,是比扭送更溫和的一種方式方法,因為扭送的過程當中可能還發生糾紛,可能對方還跑了。
采訪到此,記者為自己是個“法盲”深感汗顏。又問到:“如果這樣說,那警察到現場以后,司機為什么沒被交送到警察那里呢?”
李會清說,他感覺,官方有設局之嫌。隨后,他的說法與對其他媒體的說法基本相同(比較長,詳見后附的錄音整理)。
聽到此,記者不免要思考:既然警察在現場,陳寶成等卻一直在“暫扣司機”,在前期被曝光的視頻中,陳寶成又叫警察上前,這些真是很糾結,想不明白原因。于是記者又追問:陳寶成想表達的訴求是什么呢?要求“現場處理”?訴求是什么呢?聽到此,李會清忽然激動起來,說:“對于你能否客觀公正報道我持懷疑態度,如果這樣問,您就等于沒采訪我吧……”
記者關心的問題還沒問完啊,好怕他掛了電話,于是記者又堅持問到:現場的汽油是哪里來的?
李會清回答,現場的汽油陳寶成是不知道的:“我問他了,他說他是背對挖掘機是看不到的。聞到特殊的異味沒有?陳寶成說沒有。聞到汽油味沒有?沒有。”
此后,李會清一直在說希望記者不要歪曲事實,斷章取義。記者意識到本次采訪沒法繼續進行了,與李會清禮貌地雙雙掛斷電話。
可是,記者還有好多關心的問題沒有問,一直有人詬病我們為什么不采訪陳寶成一方,一定要給人家充分表達的機會。于是,在掛下電話聽了遍錄音后,記者再次撥通了李律師的電話。
記者問到:“(那個刀具)陳寶成說是現場挖到的,是在挖掘機附近撿的嗎?”
李會清說這個他沒問那么細,不清楚。記者又問:“他微博上說這里面是汽油不是水。汽油瓶是怎回事?從哪里來的?”李會清回答:“汽油瓶確實拿過,但汽油瓶也不是陳寶成提前準備好的,是陳青沙、張朋珂家在被強拆之后,為了防止別人再來,就對他們家的這個……”說到這里,他又表示自己和陳寶成的會談記錄沒帶在身上,細節說不清楚,要回去看看。于是記者與他約定下午兩點半再打電話。
14:35,記者又撥通了李會清的電話,不過這次是一位女士接聽,她告訴記者,李會清正在接受媒體采訪,讓記者等會兒再打。14:50,記者再次撥通電話,仍為這位女士所接,表示采訪還沒有結束。
15:33,記者再次撥通李會清電話,這次是他本人接聽。一接電話,李會清說:“哎呀,我沒時間給你弄了,我沒看那個東西,因為這一段有采訪的。”記者問到,“您沒看記錄的話這一段采訪您怎么跟人家(記者)說啊?”李會清表示沒聽清楚,記者又重復了一遍問題后,李會清說細節問題他已經記不住了,得看一下。然后表示對大眾網的報道持懷疑態度,打算寫個聲明。記者問是什么聲明時,他掛斷了電話。
有聲明!坐等。
17:57,李會清律師終于把“聲明”發在自己實名認證的騰訊微博上,結果還沒看長微博,僅看前面一小段“導語”,記者就忍不住苦笑了。
李律師說:“因之前發現該網對陳寶成涉嫌非法拘禁案的許多報道內容失實,且在采訪中該記者無端打斷辯護人,恐該網斷章取義,歪曲辯護人本義”。記者真是納悶兒:啥時候“無端打斷”他了,咋記得他打斷我來著?請各位網友對著記者的錄音,看看李律師微博的內容,到底誰在歪曲事實,斷章取義?
讓我們來看看:
李律師擔心記者“斷章取義,歪曲本義”,可記者咋看他整理出來的錄音少了那么多內容,又多了那么多內容?關于事發地點,刀具是怎么來的,他本人有沒有去過現場之類的問題和答案統統不見了。而多出了好多記者沒有提到過,甚至壓根不知道的內容都加了進去。比如說:“陳寶成說有錄音,在一名叫‘王學’的警官手里,陳寶成的妻子‘李曉波’去找‘李勇’隊長,后又給李隊長去電話;以及司機完全有脫離現場的條件等等。后面又提到,司機9號完全有脫離控制的可能,而不走;再有……”此處,李律師還特意標注,因被記者打斷,后面緊張得現場沒能講出。
看到這些,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記者趕緊跑去問同事:王學是誰?李曉波是誰?李勇是誰?咋都不知道!
于是,記者又反反復復地聽了幾遍錄音,長微博怎么就憑空多出這么多人和這么多事兒?記者如果真的聽到“司機9號完全有脫離控制的可能,而不走……”斷然會去追問。
反反復復聽了幾遍錄音,記者確定,那些話,本人確實聞所未聞。同時,記者還發現李律師在陳述他所了解的事實時甚愛用“我覺得”、“我判斷”,“我覺得這是警察的不作為”,“我判斷這塊兒是真實可信的”,“我覺得他講的是不客觀的”,“這個事情我覺得是真實的”,“我覺得讓那小孩兒去就是個導火索”……
敢情這都是他感覺出來的?可是為什么他感覺出來的東西、“感覺派律師”的感覺,到了幾家主流大報上,就變成了陳寶成律師陳述的“事實”?!
難道,我景仰的名報名記的采訪就是你說我記?對采訪、審發就不逐一核實把關嗎?
采訪中,李會清律師對大眾網很不放心,多次說到大眾網是“官媒”,擔心不客觀。
記者很納悶,難道來平度采訪的其余幾家媒體都是“私媒”?
借這個機會,也想請教一下李律師:告訴我,在中國,無論南方北方,哪家媒體是你心目中的“私媒”?
為了確保對李律師的采訪原汁原味,記者把采訪記錄如實整理出來,連語氣詞都不敢刪。現在,我把采訪音頻和文字版連同李律師寫的微博、長微博并列,請網友對比看看,到底誰在撒謊?誰在斷章取義?
對了,李律師在采訪中也提醒記者,為防備我,他也錄了音,歡迎李律師,你也曬曬你的錄音!讓廣大網友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