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省對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的實施,“氣質”差的城市和監測點成為各地關注的焦點。近日,本報記者選取省城天橋、市中、槐蔭、歷城、歷下五個區“氣質”差的監測點進行實地探訪,發現這些點位普遍被施工工地或主干道包圍,經專家分析,這些點位之所以“氣質”相對較差,多是工地、道路揚塵惹的禍。記者王曉迪鄭心茹
市中區:
監測點 被十處工地包圍
點位:科干所地點:南外環省衛生學校教學樓樓頂
現場探訪:近日,記者來到科干所,該點位直線距離一公里內南外環道路正在施工,道路兩側渣土少有篷蓋措施,大風吹過形成揚塵,另外次路上多有工程車駛過,形成道路揚塵。
監測點位正對面有一處正在施工的工地,另外周圍有十六里河西河、南康、北康村施工、中海國際社區等十處建筑施工工地,導致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升高。
治理:從濟南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排名情況看,市中區環境空氣質量1、2月在全市排名第三位,3月在全市排名第四位。3月份,科干所子站良好天數2天,良好比率6.5%,二氧化硫(SO2)濃度月均值為0.063m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為0.257mg/m3,細顆粒物(PM2.5)濃度月均值為0.083mg/m3.科干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在全市最高。
針對施工工地揚塵現象,市中區對周邊工地道路進行硬化、灑水、種草、覆蓋等減少揚塵。
槐蔭區:
工地和工業企業 包圍監測點
點位:機床二廠地點:機床二廠吉爾北苑澡堂樓頂
現場探訪:機床二廠空氣質量監測點是槐蔭區最差監測點位,記者站在吉爾北苑澡堂樓頂監測點向四周望去,發現點位直線距離幾百米外的北面和西面都有幾處正在施工的工地,工地上渣土少有篷蓋,大風吹過造成揚塵。
另外,該監測點位周圍工業企業較多,煤炭消費量仍占全區能源消費總量的近80%,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治理:槐蔭區環保局一把手親自帶隊對轄區機床二廠、農科所兩國控點周邊進行實地巡察,對敏感點位重點勘查;部門聯動,重點整治揚塵污染。區建管委主要領導帶隊,環保局、執法局成立揚塵污染專項整治小組,部門執法人員聯合檢查,對國控點周圍5公里范圍內工地每天不間斷巡回檢查,并采取3天后回頭看的監督措施。嚴格控制建設揚塵。加強各類施工工地和堆場、露天倉庫的管理,督促落實各項防塵措施,嚴厲查處各種違法行為,對拒不整改的實施停工整頓、媒體曝光等措施。加強道路保潔工作,增加機掃率和路面灑水頻次,防止二次揚塵污染。開展城區綠化整治,全面排查裸露地面。
天橋區:
東宇大街兩側渣土裸露
點位:藍翔技校地點:藍翔中路山東國茂光電有限公司辦公樓
現場探訪:記者站在點位處注意到,西側五百米是正在施工的東宇大街,施工處道路兩側渣土沒有篷蓋措施,大風吹過形成揚塵。
點位東側三百米有較多物流公司,并且靠近主干道,通過車輛多是大貨車,車輛走過形成道路揚塵。
治理:區城管(執法)局作為牽頭部門,負責城區建設揚塵的治理及協調調度工作;大氣污染防治督察工作組,負責組織全區大氣污染防治的日常督導、督察和考評工作。各工作組責任分工明確,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績。區城管(執法)局逐一調查摸底建筑施工工地和市政施工工地的揚塵污染防治情況,采取各種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建筑施工、市政施工、道路運輸等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監督管理力度,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嚴查各類揚塵違規作業行為,對發現問題的施工工地及時查處、及時整改,堅決遏制和打擊污染大氣環境的各類施工工地違法行為,減少和控制各類施工工地和道路運輸揚塵污染。采取各種力所能及的防塵、降塵措施,并對裸露地面進行硬化和治理,有效地遏制和降低了揚塵污染。
歷城區:
周圍20個煙囪包圍監測點
點位:濟南寶勝電纜地點:王舍人鎮白菜路泉娃水廠院內
現場探訪:點位南側直線距離300米內,開源路道路施工,路邊渣土少有篷蓋措施,大風吹過形成揚塵,另外工程車輛在路上行駛形成道路揚塵。迎面駛來工程車輛后,車后方塵土飛揚。
點位正處于工業北路和工業南路的北側,道路、施工揚塵是一方面,另外,主干道道路車輛多,汽車尾氣污染也是一個原因。
站在寶勝電纜監測點位處向四周望去,發現點位直線距離幾百米外的東南方向有一圈煙囪,天空明顯有一層“霾”。記者沿著點位向東南方向探訪,發現該點位被工業區的煙囪包圍。記者發現東南方向的工業區分別有濟南化肥廠、濟鋼、藍星石油以及煉油廠,記者數了數挨著點位比較近的工業區內至少有20個煙囪。有的煙囪冒著白煙,還有的煙囪因為煉油而冒出小火苗,而排出的廢氣由于在東南方向,因此順著風直接能飄到北邊的寶勝電纜點位處,造成這里的PM2.5指數偏高。
治理:昨日記者從歷城區環保局了解到,由于寶勝電纜點位所在地屬于非城市建成區,不屬于道路噴灑范圍,因此歷城區環保局自費從市政部門租了一輛灑水車,每天8小時對點位周邊的壩王路和白菜路進行噴灑。據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取水點由區環保部門找好后,協調車輛來裝水,另外還需專門派一名環保工作人員監督灑水。據了解,灑水車每天要裝滿6車水,一共60噸,對點位周圍壩王路和白菜路進行噴灑,一天大概花費300元,一個月花費近萬元,這部分費用全部由區環保局出。
歷下區:
道路完工揚塵會大大改善
點位:市監測站地點:山大路濟南市監測站
現場探訪:日前,記者來到山大路監測點,目前和平路和山大路路段施工基本完成,濟南市環境監測站有關人士介紹,監測點監測值過高的主要原因:一、由于3、4月份濟南氣候干燥,風力較大,和平路路段施工、山大路輔路施工、浪潮集團建筑工地施工造成的建筑揚塵增大,不易消散。二、由于道路施工造成的車輛擁堵,機動車車速不快數量又多,帶動道路揚塵無法沉淀路面。隨著和平路道路的逐步完工,下個月很有可能不會排在轄區倒數。
治理:市政部門每天三次對該路段進行灑水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