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影響濟南”尋找泉范兒商業品牌活動啟動后,越來越多的濟南市民關注并提出意見,他們說得最多的還是那些存在于記憶中不能抹去的濟南老字號。
瑞蚨祥、宏濟堂、玉謙旗袍店、老玉記扒雞、燕喜堂、山東教育圖書社……無一不是曾經膾炙人口、如今仍經常被老濟南人念叨的的老字號。曾經它們在新市場、芙蓉街、泉城路等被稱為“地下埋金”的風水寶地上名噪一時,如今有的已面目全非、無從尋覓,有的仍屹立不倒、煥發新機。無論何種境況,這些老字號至今被無數濟南人懷念并力挺,是因為他們扎根濟南,經受泉水的潤澤后散發出來的、獨屬于濟南的“泉范兒”。


泉水巷子里走出的老字號
說到老字號,不得不提芙蓉街——— 濟南開埠前最繁華的街市。據老濟南人回憶,全盛時期這條長不過500米的巷子,與相連的芙蓉巷、金菊巷一起,共擁有商號140多家。清朝同治年間,濟南第一家眼鏡店“一珊號”,濟南最大的百貨商店“文升行”,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等人開辦的教育圖書社均曾在這里落戶。濟南最有名氣的魯菜館燕喜堂、最大的照相館蘭亭照相館、最早的鑲牙館張巽辰衛生鑲牙館在這里誕生。
如今,在經歷了公私合營、文化大革命、道路拆遷以及商海競爭后,芙蓉街上的老字號大多數已蕩然無存,后來只剩下門面并不起眼的玉謙旗袍店和三山眼鏡店了。
玉謙旗袍店所在的二層小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現在的店主于仁謙是第五代傳人,他的先輩自清代同治年間就從事旗袍服裝加工。從丈量、裁剪、縫紉到鑲邊、盤扣、鑲嵌,全部制作都是由于掌柜一人手工完成。憑借精湛的手藝,玉謙旗袍店成為芙蓉街發展最為成功的典型之一。
三山眼鏡老店作為濟南最早銷售水晶眼鏡的店鋪,已經歷了四代,如今的規模已無法和當年相提并論。店鋪位于芙蓉街南首一家門頭房內,面積只有七八個平方米。
很多老號從商埠起家
1904年,濟南開埠拉開了這座封閉老城的商業化序幕。自開商埠,界址被劃定在老城以西,全國各地的商家紛紛來此開設商鋪、落腳營生,一批有影響力的商號逐漸脫穎而出。
濟南文史學家張繼平說,商埠地區專門經營珠寶鉆石、金銀首飾的慶云金店開辦于1914年,由于其貨真價廉、花色品種樣式新穎,聲譽遠播。經一路上的義德棧,自1904年成立,一直從事轉運海陸貨物、代客買賣進出口貨物的業務,口碑極佳。宏濟堂、九州藥房更是當時濟南百余家藥店中的翹楚。專營綢緞布匹的瑞蚨祥鴻記、華泰祥公司、祥云壽、德盛永等,在濟南及其周邊都赫赫有名。而濟南的許多餐飲老字號,如以“大米干飯把子肉”為主打的趙家干飯鋪,以“口蘑脫骨扒雞”為招牌的玉記扒雞店都是在此時起家的。
如今,瑞蚨祥、宏濟堂、老玉記扒雞店等老字號還活躍在濟南人的視線中。經二路上的瑞蚨祥仍在營業,建筑格局基本沒變。宏濟堂幾經波折后也繼承了其傳統的精湛工藝,重新制藥售藥。趙家干飯鋪、老玉記扒雞店雖然原址已一片斷壁殘垣,但老玉記扒雞已遍布濟南的大街小巷了。 (濟南時報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