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重任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新常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GDP增速為7.3%,創下22個季度以來的新低,穩增長的任務異常嚴峻。對于省級政府而言,雖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由中央政府進行總體把控,但是省級政府在財政政策上可以采取一些靈活的措施。
在今年3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增長的任務之后,地方政府跟進出臺了大量措施,其中尤以財政措施尤為顯著。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在談到省級財政部門的職能時就表示:“(省級財政部門)將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財政部門的影響,同時結合省內的實際,提出省內的一些有針對性的財稅政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多個省份的穩增長措施進行梳理后發現,財政穩增長主要集中于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和財政貼息、獎勵為主。其中,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的措施基本為各省份所采用,這改變了以前年度財政支出“前低后高”的走勢,財政貼息獎勵的措施則因省份而異。
在財政貼息、獎勵方面,黑龍江的財政穩增長措施引起外界關注。在黑龍江推出的65條穩增長的措施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條目涉及到財政補貼和獎勵,涵蓋企業上市、景區評級、引入新企業等諸多方面。
在行業方面,因年房地產行業下行,四川、安徽、浙江等省份下半年推出對購房者進行財政補貼的措施。這些政策推出之后,也有學者質疑其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新修訂的《預算法》在今年8月31日通過后,財政的公共性原則得以強化。因此,未來如何在財政對部分人群及盈利單位的貼息及獎勵與財政的公共性之間做出合理的解釋,將考驗著財政部門的決策。
今年財政支出一反常態,出現“前高后低”的情況。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地方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6.4%,增速高出中央財政支出增速3個百分點。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今年的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也表示:“支出進度比往年加快!毕掳肽甑胤截斦С鲈鏊賱t持續下降,10月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4.6%)的情況。
財政支出的穩增長效應主要通過財政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加大財政支出,帶動投資及經濟增長,等經濟企穩之后相應減少財政支出;诖,財政部門可以在一年間選擇適當的時間點加大財政支出。
但是財政支出規模受到財政收入規模的約束。在過去的十年間,地方本級的財政收入平均增速為21.22%,是同期GDP增速的2.25倍。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本級的財政收入增速只有10.1%。在財政收入增速降低的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更大規模的赤字,而赤字又受債務總量、財政收入、GDP的約束。11月26日,高培勇在《財經》年會上測算,根據歐盟財政赤字不超過GDP3%的標準,明年中國最大的發債規模是1.8萬億!跋啾冉衲甑1.35萬億的規模明年的伸縮空間是4500億!彼f。
不止規模約束,改革的各種約束條件都已擺在現任31位財政廳長面前。一位離任的財政廳長對其20余年的財政生涯如此感慨:“天下繁難多少事,公共理財第一樁!睂τ诂F任31位財政廳長而言,財稅改革于今年再次啟動,他們的考試才剛剛開始,未來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