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倚湖而居的漁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樸實,守護著微山湖的美麗與安詳。當然,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湖上辛勤付出,用自己的堅守和責任,護佑這方水土的安寧。他們,就是湖上公安。

  租快艇到湖區巡邏

  守護一方漁民安寧

  距離微山縣城80公里,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顛簸,才能到達位于微山縣北端的魯橋第二派出所。這里是湖區偏遠地區,轄區面積20萬畝,其中水域面積就有18萬畝。“我們轄區內管轄著11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村與村之間的距離都比較遠,最遠的村就有60多公里。”魯橋第二派出所所長張賓說。

  魯橋鎮地處微山縣最北部,轄區內總人口12800余人,大部分都是漁民。“由于轄區居民距離派出所較遠,來所里辦理一趟業務,來回可能就需要一整天,而且道路多以鄉下小道為主,趕上雨雪天氣更是泥濘不堪。”魯橋第二派出所戶籍民警黃輝告訴記者,他2013年來到派出所,報到第一天都沒找到去所里的路。而在兩個月后,黃輝對轄區內的村莊、路線等已經熟記在心。

  魯橋第二派出所目前共有正式民警4名、輔警10名。由于位置偏遠,民警們一般周一來所里上班,周五才能回家,趕上周末值班,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在轄區范圍較廣、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派出所的日常巡邏卻一天也沒落下,一天陸地巡邏、一天湖區巡邏。由于湖區范圍太大,湖上巡邏或者出警得需要快艇才行,“考慮到購買費用太高,所里經費有限,我們巡邏或出警的時候一般就租用村民家里的快艇。”黃輝告訴記者。

  巡湖常備花露水

  回來滿腳都是泥

  11日,是湖上巡邏的日子,這次要去距離較遠的祝莊村。一路上,每看到一艘船,黃輝和同事都要停下來了解一下情況,看村民打撈的是什么,有沒有非法捕撈,有沒有安全隱患等。“黃所,又來巡邏了。”祝莊村村民劃著自家的木船笑呵呵地迎了過來,“黃所”對于轄區群眾來說早已是熟人。

  湖上巡邏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愜意,一上午,黃輝的腿上已經被蚊子咬出了好幾個大包,“當地有‘十個蚊子炒盤菜’的說法,白天還好些,要是趕上夜間出警,湖里的蚊子咬得人渾身難受。”黃輝苦笑著說,不過現在他已經習慣了,所里的民警每人都帶著一瓶花露水,這對他們來說這是必備用品。

  巡邏期間,除了檢查、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還會幫他們辦理業務,需要開具的證明、辦理的身份證等,都會幫村民送到家里。而從湖上到村民陸地上的家,根本沒有正經的靠岸碼頭,需要到誰家就把船停在誰家門前,踩著泥巴爬到岸上,再踩著泥巴回到船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常常是一腳泥、一腳水回到所里。

  南陽島上執著堅守

  用汗水換來百姓平安

  而距離這里30公里的南陽島上,還有一個南陽派出所。除了南陽島這個主島,轄區內還包括83個自然島嶼、共15萬畝微山湖面。

  南陽派出所副所長楊位厚,2007年5月來到南陽派出所,在這個孤島一守就是13年。家住微山縣城的他,三四天才能回去一次,趕上緊急任務或值班,就得半個月不著家。“我們所目前有正式民警5名、輔警9名,正是旅游旺季,都不敢休息。”楊位厚說,隨著近兩年南陽古鎮旅游業的發展,每天來旅游的游客超過6000人,趕上節假日等旺季,游客能超過一萬人。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島上的村民家里有什么緊急情況,派出所絕對是他們的首選。”楊位厚回憶說,有一次值班民警接到報警,南陽村一村民家孩子發高燒,家里只有80多歲的老太太,鄰居報警請求民警將孩子送到醫院。“當時是半夜,我們和村干部協調了鎮政府的快艇,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最近的醫院。”楊位厚告訴記者,目前所里沒有自己的快艇,因為費用太高,平時出警就依靠鎮政府快艇或租用,日常的治安巡邏也是一樣。

  12日,楊位厚和同事開始了一天的湖上巡邏。在北二村,村委會主任梅貴勝遠遠就打招呼,“楊所長經常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村主要以漁業為主,有1000多戶,現在有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梅貴勝說,現在村子里都安裝了攝像頭,并且與派出所聯網,村里的治安很好。

  巡完一處、趕往下一處。每到一個村莊、每路過一艘船,楊位厚和同事們都要停下來,詢問、了解情況,身上的警服濕了干、干了濕,他們卻早已習慣。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