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歷代寺院
崇佛寺
崇佛寺又名荊溝院、金溝院、崇福寺。位于城陽區惜福鎮院后村南。創建于三國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重修。該寺為嶗山最古老的寺院,自清代漸圮,今無垣。
石佛寺
石佛寺又名潮海院、石佛庵、白佛寺。位于嶗山區沙子口鎮栲栳島村東。相傳該寺創建于南北朝初期(又有資料記為唐代或宋代修建)。明萬歷年間曾重修。該寺曾為嶗山三大古老寺院之一,早年間規模宏偉,內祀如來。1939年時,房屋尚好,住持為海靜和尚,有僧20人。至1959年時該寺仍有僧4人。“文化大革命”中,該寺神像、供器、經卷、文物、廟碑等全被搗毀焚燒,房屋被拆除。現今其遺址仍存4株數人方可合抱的銀杏樹。
慧炬院
慧炬院又名石竹庵。位于城陽區夏莊鎮嶗山水庫北岸。創建年代無考。隋代開皇二年(582年)重修,元代大德年間復又重修。該院為嶗山古老寺院之一,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記有:“慧炬院在縣南四十里鳳凰山下。”明代萬歷二十八年海印寺被拆毀后,其經卷、供器、文物等移存此處。清同治年間,又將倒塌的廟堂改建為三間佛爺廟。1939年時尚完好,住持為道士韓信奎,有僧2人。1966年被拆除,現只剩廟址1個、碑座1個。
獅蓮院
獅蓮院又名城陽寺。該院為嶗山古老寺院之一,位于古不其城內,今城陽區城陽鎮的城陽村,創建年代無考。隋代開皇年間重修。該院于民國初年廢傾,其遺址現為青島第八面粉廠,廠西南角小院中尚有一巨大馱碑的石碑,雕鐫古拙,彌足珍貴,是獅蓮院僅存的遺物。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城陽區夏莊鎮源頭村。創建于北魏武帝年間(424~452年),一說為三國魏武帝年間(155~220年)。該寺為嶗山古老寺院之一,創建年代雖有兩說,但據近年來在寺旁出土的石佛造像考證,該寺原建于北魏時。1939年時該寺完好并住有僧人。1959年該寺有僧2人、寄居2人。“文化大革命”中,寺內神像、供器、文物、經卷、碑亭等全被搗毀焚燒,房屋改為小學和幼兒園,現經政府撥款修葺,煥然一新。該寺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峽口廟
峽口廟又名大悲閣。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大橋村東,在三標山北,當峽口迤東。創建于唐代。該寺為唐代普豐和尚所建,初名大悲閣,內祀如來。明代由寂云和尚重修,清嘉慶年復又重修,祀觀音,移佛像于后殿。1939年時尚完好,住持為能隆和尚,有僧4人。1959年時該廟已傾圮,1966年拆除。
普濟寺
普濟寺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東臺村。創建于唐代。據傳該寺為普豐和尚所建,為峽口廟之下院,早已傾圮,現無垣。
林花庵
林花庵位于城陽區惜福鎮東葛家村。創建于南宋代。據傳該庵為峽口廟之下院,清代已傾圮,現無垣。
白云庵
白云庵又名上庵。位于嶗山區沙子口鎮巨峰南麓。創建于唐代。明代憨山和尚撰寫的《萬歷年重修碑》記有:“白云庵為古剎,至嘉靖間,全真樸一向重起之。”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載:“白云庵在巨峰南麓,今為玉皇殿。”清代該庵傾圮,現無垣。
普慶庵
普慶庵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白云洞西。創建于宋代。1939年時該庵已破舊,居士王悟禪夏季在此棲居,后傾圮,現不存。
歇佛寺
歇佛寺位于城陽區惜福鎮惜福鎮村。創建于明初。即墨城南淮涉寺之大石佛,系在嶗山雕成,運送時在此暫歇故名,該村舊時亦名歇佛村。解放前該寺漸圮,現無垣。
毗盧庵
毗盧庵位于城陽區惜福鎮傅家埠村東。創建于明代。在歇佛寺南,地勢平行,有廟田30畝,禪宇甚盛。解放初期為小學所用,1959年時已破爛不堪,尚有僧1人。1966年拆除。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城陽區夏莊鎮寺后村。創建于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明代郭氏夫妻樂善信佛,建大明寺。清末該寺傾圮,1958年拆除。
鐵佛庵
鐵佛庵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青山村西鐵佛洞。創建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原為佛寺,明萬歷年間道姑劉貞潔居此修真,民國初年該庵漸圮。
朝陽庵
朝陽庵又名浮山寺、朝陽寺、潮陽庵、全圣觀。創建于明代嘉靖年間。該庵由明代進士黃作孚修建,為其隱居讀書處。民國初年,追隨肅親王的曾明本于復辟失敗后將此庵改為道觀,名全圣觀,并在此出家為道士。
洪門寺
洪門寺又名西蓮臺、西蓮寺、蓮臺寺。位于城陽區夏莊鎮嶗山水庫南岸蓮臺村。創建于明代。該寺由自華和尚修建,內供丈八佛像,自華死后,其弟子18人共建磚塔葬師。清乾隆末年已毀,道光年間拆除。
清涼院
清涼院又名李村院。位于李滄區李村南莊。創建于明代萬歷年間(1571~1620年)。該院原為尼姑廟,1939年時尚完好,住持為界和和尚,有僧3人。1959年時有僧1人、尼姑2人、寄居1人。1985年,落實宗教政策,遷入湛山寺。
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太清宮前。創建于明代萬歷十六年(1588年)。明代高僧憨山于萬歷十三年起在太清宮三清殿前建海印寺,萬歷十六年建成。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皇帝降旨毀寺復宮,現僅存該寺遺址。
觀音寺
觀音寺又名觀音庵、北齋庵。位于城陽區流亭鎮流亭村南。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歷年間重修。舊時該寺香火甚盛,后漸圮,1958年拆除。
菩薩廟
菩薩廟又名文殊普賢廟、清華庵。位于李滄區東李村。創建于明代。1939年時該廟尚完好,住持為尼姑龍界,有尼姑2人。解放后一度由供銷社使用,1959年時已破敗不堪。
于姑庵
于姑庵位于市北區錯埠嶺。創建于明代。明清兩代此庵屬嶗山之寺院,因明代有于氏女在此出家,故名。清光緒三十四年重修和擴建,共有殿宇和房舍25間。1939年時該廟住持為尼姑玉芳,共有尼姑5人。1959年時仍有尼姑3人。該庵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清風洞
清風洞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泉心河南岸之日起石。創建于明代。尼姑廣住居此處苦修18年,舊時洞前有彌羅庵故址。現該廟已傾圮,無垣。
蓮花庵
蓮花庵位于即墨市鰲山衛鎮之北。創建于明代。該庵為嶗山洪門寺(西蓮臺)之下院,現已傾圮。
大石寺
大石寺又名大士寺、大士庵、石灣廟、石院廟。位于嶗山區沙子口鎮石灣村西山。創建于明代。該寺有大殿3間,內祀觀音,又有廟田60畝。1939年時尚完好,住持為義仁和尚,有僧4人。解放后,該寺改作小學,1966年拆除。
清涼寺
清涼寺位于嶗山區沙子口鎮小風口南,創建于明代初年。清末該寺已傾圮,現無垣。
石門庵
石門庵位于嶗山區北宅鎮七口峪村南。創建于明代中期。該庵在石門山南麓,內祀觀音,清乾隆年間重修。1956年該庵傾圮。
白榕庵
白榕庵又名姑子廟。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曲家溝村東。創建于明代。該庵為明代崔介庵所建,原為尼姑廟,后為道觀。解放前該庵已傾圮。
超然庵
超然庵又名姑子廟、草庵。位于城陽區惜福鎮超然村。該庵約建于明代初年,久圮無垣。
華嚴寺
華嚴寺又名華嚴庵。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返嶺后村西。創建于清代順治九年(1652年)。該寺是嶗山現存規模最大的寺院。該寺原稱華嚴庵,1931年更名為華嚴寺,1939年時住持為蓮橋和尚,有僧40人,1959年時尚有6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內之神像、供器、經卷、文物、碑碣等全被搗毀焚燒。1987年局部修復。該寺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十梅庵
十梅庵位于李滄區樓山后鄉十梅庵村。創建于清代。舊時該庵因有梅10株而得名,內供佛像,壁間有膠州宋孝真所畫之墨竹。該庵因年久失修,1957年倒塌。
靈圣寺
靈圣寺位于嶗山區王哥莊鎮解家河村。創建于清代后期。該寺境頗幽靜,為華嚴寺之下院。1939年時尚完好,住持為能高和尚,有僧2人。該寺在1959年時已破舊不堪,現已傾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