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這條裂谷帶位于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口一帶,東支裂谷帶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經坦桑尼亞、肯尼亞中部,穿過埃塞俄比亞高原入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經過非洲14個國家。
裂谷地帶的生活各不一樣,既有保持原有的部落生活,穿著特色服飾的土著人活動區域;又有與現代文化交融,依靠當地豐富資源逐漸發展起來的地區。外來文化與當地文化相互碰撞,逐漸演變出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到非洲去取材,他們用自己的鏡頭去探尋未知的世界,用自己的視角呈現神秘的非洲,讓攝影之旅變得意義深刻。
旅行記事本
1、沒有經過允許,不要輕易對著肯尼亞人拍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肯尼亞人認為拍照會帶走自己的靈魂,最好與其商量,得到允許后才可拍攝。
2、贊比亞禁忌不少。如忌諱用左手遞東西,單用左手有侮辱人的意思;男人一般不主動與女人握手,若女人主動伸手,男子才宜伸手相握;忌諱別人從自己背后穿過,認為這樣是不禮貌的行為。
3、旅客赴非洲前必須到當地各防疫站打免疫針,如防黃熱病針,并領取健康證書。在旅游期間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在小商販攤位上買食品飲料。
拍攝亮點
1、馬賽人。
特色裝束 馬賽婦女衣著追求色澤鮮艷,在貼身裙裝外部披一件長斗篷,項頸部戴一圓形彩色披肩,腰間系一條“坎噶”。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耳朵,馬賽小孩出生后就穿耳洞,塞上一個小飾物,之后不斷加大飾物重量使耳廓越拉越長,直到兩耳垂肩。
迎客表演 馬賽人在迎接遠方客人的時候會高高躍起,這是馬賽人的傳統舞蹈,騰空跳躍是標志性的動作。長期生活在草原,馬賽人要常跳起來觀望遠處有沒有獅子,久而久之,演變到生活中的一種舞蹈。
圓形土屋 馬賽人的村莊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圓環,圓環外用帶刺的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每個村莊可容納4-8個家庭及其牲畜。籬笆上花花綠綠的是他們晾曬的衣裳。
2、布隆迪“鼓舞”。
“鼓舞”是布人民喜愛的傳統民間舞蹈,凡是重大節慶或迎賓活動,都要表演鼓舞。表演者有老、中、少,但皆為男人。他們身著紅白或綠白相間袍式民族服裝,頭、臂佩帶珠帶,頭頂大鼓,邊敲邊小跑著上場,陣勢甚為壯觀;然后圍成半圓,放下大鼓,開始表演。隨著鼓點的節奏,鼓手以各種不同的動作、姿態輪番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