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承認,與眾多韓流迷一樣,我對韓國或者說對韓國文化的執著,動力亦是源自幾個能歌善舞的韓國男孩,源自那些讓一眾人等都哭腫眼泡的韓式愛情故事。
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的一種被稱作“韓流”的文化現象,席卷了亞洲乃至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心靈。中國各高校韓國語專業人氣鼎盛,韓國化妝品成了女孩子們的必備之物,“韓范兒”成了穿衣打扮的風向指標,大媽、阿姨們抱著一部韓劇看了一遍又一遍。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但這股潮流確實以其獨到的風格影響了并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潛入娛樂夢工廠
如果把偶像明星比作粉絲們心中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首爾這座城市無疑是上演這些夢中情節的絕佳舞臺,而匯集了JYP、SM 等韓流歌迷耳熟能詳的娛樂公司本部的狎鷗亭、清潭一帶也自然成為各國歌迷的朝圣之地。
SM娛樂公司斜對面的羅德奧街上并排著許多有意思的小店。既有韓國知名笑星經營的炸雞店,也有SM公司直營的主題KTV,當然,也不乏多家風格各異、張揚著店主獨特時尚感觸的服裝服飾店,在這里不僅能買到許多獨一無二的單品配飾,這些小店還是某些韓流明星時不時來購置私物的隱秘場所。何苦在公司門前癡癡地等,悠閑地在這條街區逛逛,不僅把最潮的“韓范兒”穿戴回家,說不定還能和喜歡的明星巧遇,豈不劃算。
那些年,謝謝你送我的禮物
對于自己喜歡的哪怕只是曾經喜歡過的偶像,我總是帶著一份感謝的。感謝他們帶來的感動,也感謝通過他們而得到的意外收獲。這種隱藏在粉絲心中的微妙情感,或許正是韓流文化能夠牢牢俘虜一眾人心的切入口之一吧。
作為歌迷,能夠親身感受偶像的演唱會可以稱得上夙愿了。抵達奧林匹克公園擊劍場的時候,首爾仲夏的熱氣還沒有完全升騰起來。已有不少歌迷在主會場周邊拉開了自制的橫幅。官方開設的周邊銷售柜臺前早已排起了長隊,許多從其他國家趕來的歌迷更是從凌晨開始就守在這里了。演唱會多是從傍晚時分才開場,等待的時間卻也為志同道合的人們提供了相互認識和交流的時間。有歌迷自發組織的歌迷會在附近游走,免費發放自制的紀念卡片,這些卡片多是她們自己出資,將一些官方或非官方的照片二次創作,加上自己組織的名稱或應援口號后印制,以此種方式來為自己的偶像加油打氣。每個歌迷會的風格都不同,收集這些名片大小的紀念卡片也是參加演唱會的別樣風情之一。
我本不是個對結交新朋友十分積極的人,卻通過一場演唱會與素未謀面的人因為共同的偶像和話題成為畢生的摯友,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可能顯得有些幼稚,但誰又能說不真誠呢。所謂韓流,更接近一種信仰,用音樂、舞蹈等形式讓天南地北的人走到一起,為平淡的生活注入一絲熱情,給未來預支一份美好的回憶,這難道不就是韓流文化真正的意義嗎。
不醒來,在這座娛樂的城市
有相當一部分演藝明星都遵循著一條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的事業開發路線;而在亞洲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知名度的韓流明星們更是憑借自己具有號召力的超人氣,進軍餐飲或化妝品等領域,且大多成績不凡。
如果你是韓流迷,穿梭在首爾街頭巷尾探訪那些韓流明星經營的小店,想必定是不能錯過的行程。除了明星招牌以外,這些店鋪無論在裝潢和美味程度上本就相當經得起考驗,世界各國歌迷會趨之若鶩也就不難理解了。去年去首爾出差,利用日程結束后的晚間時光約上幾年前因演唱會而結識的好友,到Bum’s Story小酌。這家位于江南區論峴洞的料理店是人氣偶像金在中的手筆,店內上下兩層,環境清幽。海鮮鍋很是鮮美,配上過癮的辣勁兒,驅散了窗外的寒冬。蔥餅果然不負人氣菜品之名,豐富的餡料嵌在煎至金黃色的餅身里,加之香甜的蔥段點綴著翠綠,著實秀色可餐。相鄰的幾桌想必都是來自日本和中國的粉絲,偶有鄉音傳進耳朵里,夾雜著淺淺的笑聲。與久未謀面的好友舉杯,清甜的米酒漾起乳白色的波紋。沒有工作的煩惱,放下生活的辛勞,話題中仍是那年夏天耀眼的陽光。分不清讓周圍空氣微醺起來的是這甜甜的酒,還是那個我們共同崇拜過的男孩,只是一些歲月在這座娛樂都市里醉倒,不愿醒來。
小貼士
在江南區清潭洞的Cube Studio、中區忠武路1街的SM Everysing等店鋪均可購買到韓流明星的周邊商品;還可以前往位于韓國旅游發展局大廈地下一層的韓流展示館及樂天世界星光大道參觀韓流明星空間,與等身大小的人模合影留念、學習韓國傳統禮儀、免費試穿韓服,從文化層面更接近自己的偶像。(朱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