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臺中精明一街,感覺像走在上海南京東路。入夜,光影流瀉,遠遠看,似剛剛出浴的小河。前一日在臺北逛西門町,夜市是一種潮流,喧鬧而時尚。臺中小資味更濃。步行道總長百多米,兩邊名牌服飾、精品珠寶、各色餐飲、時髦藝廊,摩肩并立。露天椅座幾步一個。許多風靡臺北的流行生活方式,其實都發源于臺中。咖啡吧茶吧,美食小館,個性而創意。服裝店小小的,街角處手工藝小店,走進去,別有洞天。
臺中人對于生活品質的打造凸顯,是另一種味道。閨蜜電話里反復再三,記得喝珍珠奶茶呀——由臺商引進推廣,如今在大陸扎根,不論大小城市,落地開花。走得累了,友人說,喝茶去。走進“春水堂”休息,跟老板閑聊。他去日本旅游,見有人用調酒器搖制冰咖,靈機一動,試著把奶粉、果糖與冰塊打碎再混合。成品搖晃出來,味道甘美香純,口感清涼,意外收獲。紅茶經劇烈搖晃,杯緣上會浮出一團泡沫,“泡沫紅茶”由此而生。空氣中彌散著爵士樂,我聽得入迷。子夜時,街上沒人了吧?老板笑。居酒屋、夜店、調酒吧,一樣不缺。凌晨一點鐘,戲入高潮,夜生活正酣呢。
街尾處有家咖啡館,門在哪呢?玫瑰狀花瓶一盞一盞,里面小蠟燭,蜿蜒指路。我們跟著燈一直走。別致的角落里,紫藤圍繞的花架下面,是一扇圓形木門。只有熟客不會迷路?床灰姺⻊諉T,找位子坐下,小桌上有按鈕,壓一下,服務生悄悄來了,笑意盈盈。隔壁連著一間花店,于車水馬龍商圈中心,顯得腔調十足。一問,跟咖啡屋同屬一個主人。進去看看。舊時窗花門扇、民初時期牛車輪、斑駁老照片。瞬間有時空錯落感,老板懷舊派呀,友人小聲說。店內有意大利水晶展示,老板個人私藏,世界各地收集而來。

馬路不寬,沿街騎樓低矮老舊,招牌橫豎不一,隨處可見便利店,這樣的畫面很生活。臺灣城市規劃科學且人性化,臨街兩邊樓房下面,是行人長廊,即使突然落雨,不必擔心淋濕衣裳。臺灣多山,建設用地緊張,寸土寸金。所見挺拔樓房,靚麗橋梁,或依山或傍水,或像星辰一樣散落田園,掩映于綠色中。樓是山的陪襯,水是房的點綴,橋是景的延伸。環境發展很不錯,臺中“臺灣小京都”名副其實。綠川、柳川、梅川等人工河與棋盤式街道名隨處可見。在臺灣,自行車健身用。偶爾看見一個,也是全身專業打扮。交通多靠摩托。
我們的大巴有天正好碰到迎親。帥哥端了兩只紅蘋果,恭敬而緊張。甜蜜不言而喻。蘋果寓意平安。地導說。迎親或送親,年長婦女要穿紅,寓意“近朱者赤”,也代表吉祥美好。
(原標題:逛臺中精明一街 就像走在上海南京東路)(記者:王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