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暨佩娟】讀懂素可泰,才可能讀懂泰國歷史。近日,記者駕車從曼谷往北約427公里來到素可泰歷史公園,感知一個王朝的興衰沉浮。
素可泰,意為“幸福的黎明”、“快樂的開始”。1238年泰國軍隊戰勝高棉人,在素可泰建立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1257年,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君主蘭甘亨大帝統一暹羅(泰國的舊稱),將“素可泰”定為首府。為表明素可泰文化地位超越高棉文化,蘭甘亨大帝避開高棉的大乘佛教,從斯里蘭卡引進小乘佛教,并使其在泰國逐漸占主導地位。素可泰古城呈長方形,面積約116.5 平方公里,城內外密布著193 處佛教古跡,包括1 座王宮、35 座佛廟以及大量古塔、佛像、古瓷窯等。在素可泰王朝的黃金時代,其勢力范圍南達馬來半島,北至瑯勃拉邦,東瀕湄公河沿岸,西到緬甸,是湄南河中上游的強國。蘭甘亨駕崩后,素可泰王朝不斷分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素可泰古城隱匿在濃密的東南亞叢林之中,被時間吞噬,為世人遺忘。20 世紀30 年代初泰國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文化遺址,1987年底,素可泰古城經修復后重放光彩,成為素可泰公園,如今這里已成為泰國最重要的旅游區之一。

在泰國,素可泰的佛像規模最為宏偉壯觀。沒有鐵鏈和圍欄加以“保護”,這里的古老佛剎和廟宇隨意地散落在素可泰歷史公園內外,反倒有種攝人心魄的美,令人們只想親近,卻不敢褻瀆。有別于柬埔寨吳哥窟、泰國大城府的佛像,素可泰的佛像尤為美麗和優雅。其中,素可泰王朝時期的“行走佛”姿態最富韻律和動感。在薩西寺,記者的眼神一停留在一尊青銅“行走佛”上,便再也不愿離開。這尊“行走佛”雙目微閉,抿嘴微笑,體態圓潤飽滿,左腳踏在地上,右腳跟微微抬起,仿佛正款款地走下神壇向你靠近。這尊佛左手臂略彎,手掌向外,手指朝上,大拇指與食指捻成環狀,這個佛教手勢名為“施無畏印”,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懼。在西北角的西春寺供奉著泰國最大的坐佛。這尊坐佛名叫“阿迦納”,約11米高,左右膝蓋的距離為 11.3 米。相傳,佛龕內有一條秘密通道可通往頂部,曾有兩個素可泰王朝的小兵藏在里面假裝佛祖顯靈說話,入侵的高棉敵人嚇得撤兵。因此,這尊佛也被稱為“說話佛”。
記者在素可泰歷史公園幾次遇見一位身披明黃色袈裟、肩挎布包的和尚,他總是一言不發地端坐于佛塔前,低頭冥想。在人們心里,素可泰的每一處斷壁殘垣都可以還原為一座屬于自己的金碧輝煌的佛寺和宮殿。此刻,他或許也正夢回他的暹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