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月低掛,進入每一戶的簾櫳,映照著夜色西塘的流離光影。在一個客棧最密集的地方上了岸,隨便走進一家就是今晚的宿處。
遇見束河的煙雨
已經是第二次去束河了,感覺這個玲瓏的小鎮愈發溫柔了。
許是最旺的夏季尚未來臨的緣故,四方聽音廣場還是人流稀疏,但青龍河的波光,已分明變得更加明媚,就像小姑娘清澈流轉的眼光。河邊的紫藤,也是一片嫩綠,像一頂頂美麗的華蓋籠罩著下方的石凳,甜蜜出游的情侶背影成雙,坐在石凳上歇息。
這一天沒有陽光,在小鎮上流連的時間一長,就覺得寒氣逼人,所以不適宜久坐,必須不斷地行走。從青龍河的下游溯河而上,越往上走,水就越清澈,寒氣也越盛。來到上游的茶馬古道博物館附近時,已經讓穿短袖的游人凍得抱緊雙臂。但也正因這寒冷,人不多,古鎮的商業味道退去了不少,博物館附近還有不少村野的氣息,這是一種很特別的邂逅。
古鎮都很美,蒼樸的韻味令人陶醉,但它們之間的差別也很明顯。束河,到處是水,水一多的地方都顯得柔軟,但它不像江南古鎮那樣秀氣,街巷之間的優美總透著一分硬朗。束河的水面很狹窄,不能泛舟,也很難完整地倒影古鎮生活場景,更不用說江南古鎮春天煙雨迷蒙的感覺,那是離束河很遠的意境。
這一次重游束河,卻讓我無意間邂逅了“煙雨束河”。走了一圈回到了飛花路旁邊河道最開闊也是束河景色最秀美的區域,突然間毫無征兆地天色一黑,一陣大雨瓢潑而下,趕得游人四處躲閃。我們坐到了河邊的遮陽傘下,在嘩嘩的雨聲中喝咖啡。大雨就像密集的線條一般把天和地縫起來,隔著雨簾看束河的街巷,煙雨迷蒙的感覺,詩意無限。
豆子一般的雨點打在街上的頑石上,有生命一般地蹦跳;打在清澈的河面上,則隱沒無蹤,只剩下河邊在粼粼地閃動。河水沒有因為大雨突降而變得渾濁,但隨著氣溫的下降,卻冒起來絲絲的輕煙,一會兒工夫就變得煙水朦朧。
被雨水淋得有些狼狽的游人,行色卻還是那般從容,在河岸的咖啡館、小酒吧里,坐在檐下一邊享用茶飲,一邊欣賞著這煙雨迷蒙的束河。小店里的歌手仍然深情地唱著熟悉或陌生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