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月24日訊 扭秧歌、跑毛驢、膠東大鼓……每年毓璜頂廟會上的民俗表演總讓人充滿期待。24日,在毓璜頂公園太乙劍壇舉辦了第二場預選賽,本場選手年齡多在50歲至70歲之間,記者發現,不少老年人腳蹬馬丁靴,手挎韓版包,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時尚范兒。
“親愛的,好久不見了!”預選現場碰到老熟人,兩個50多歲的老姐妹親熱地抱在了一起。喊著“親愛的”,還要抱一抱,兩個老人打招呼的方式讓不少年輕人都直喊“心態好”。
在預選現場,不少選手身上都透露出一股時尚范兒。“這個包是我孫女給我挑的,我用紅色的,她用黑色的。”在預選現場,一位老太太背著一款很大的韓版女包引來不少老伙伴們的欣賞,“你孫女真有眼光,背著這個包真帶勁。”
除了韓版包包,記者還看到,不少老年人都穿著馬丁靴,這些時尚裝扮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在這里,老年選手們的洋氣裝扮和年輕心態,給這個傳統廟會注入了不少時尚元素。
另外,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參加預選的隊伍大都是自娛自樂的業余團體。“我們這些人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沒有專業老師指導,都是自己學自己練的。”夏家臥龍藝術隊隊長王志賢告訴記者,他們這個隊伍一共有20多個隊員,都是附近村莊的村民,這次為廟會帶來了大秧歌、火爆劇、扇子舞等節目。
預選現場,幸福民生藝術團帶來的“跑毛驢”將現場氣氛推到了高潮,小號模擬的驢叫聲完全可以以假亂真,與演員的配合十分默契,逗得現場的觀眾捧腹大笑。隊長李民生告訴記者,他們的隊伍多是老年人,大家集思廣益對節目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改造,最終呈現在舞臺上。
幸福民生藝術團的火爆表演,讓臺下一位老人不由跟著活動起來。上抬手、左轉圈,雖然在舞臺下面,但每個動作都卡在節拍上,周圍的市民都以為她也是藝術團的成員。
“哈哈,我正打算找團長申請一下,看看能不能收我呢。”老人告訴記者,她今年79歲,看到臺上不少同齡人玩得那么開心,自己也動心了。記者 孫芳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