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健康報」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濱州醫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濱醫附院”)以創新為引領,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及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深化醫教研協同,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新體系、新平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深耕不輟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濱醫附院黨委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黨建業務互促融合上不斷改革創新,堅持“四個聚焦”,力促黨建和業務工作同頻共振、同向聚合,讓黨的領導成為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新思路、新突破不斷涌現。
醫院在深化院科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院區整體建設規劃、績效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勇于打破藩籬,在醫聯體建設、智慧醫院建設、智能協同辦公等工作領域先行先試。醫院構建以知識和價值貢獻度為導向的績效分配體系,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
醫院將黨建活動融入健康扶貧、對外援助、鄉村振興之中:“希望小屋”兒童身心健康關愛志愿服務隊榮獲全國“三下鄉”活動優秀團隊,“天使救心”工程獲評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醫院榮獲“中國人文愛心醫院”“山東省全心救助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多項稱號。

“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關鍵是要找準結合點,推動黨建與業務融合互促,在服務大局中擔當作為?!壁w景剛說。
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醫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的新路徑、新模式,“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應運而生,成為醫院積極探索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的新成果。

“黨建+服務一線”醫院設立黨員干部服務崗,密切聯系基層解難題、辦實事,近3年協調解決百姓反映的問題1200余件。
“黨建+業務培訓”醫院積極把黨建工作同抓好業務技能培訓相結合,推進學習型醫院(學院)建設,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黨建+干部培養”醫院堅持黨政干部隊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起抓,積極營造促進優秀干部人才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持續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黨建+”工作模式成為近年來濱醫附院黨建引領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并結出豐碩果實:醫院黨委連續5年獲評濱州醫學院優秀基層黨組織;2021年,榮獲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黨委書記趙景剛榮獲“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示范引領 打造醫學新高地
近年來,為有效提高區域內急診急救質量和急危重癥救治效率,醫院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大力推動院內多學科協作及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流程優化,暢通了1分鐘辦理入院,50~100米完成急診檢查檢驗,200米內到達手術室的高效、無縫隙診治流程,為急危重癥救治贏得最佳時間。

醫院全面建成“六大中心”,成功獲批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省級創傷中心、省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省級癌癥規范化診療病房。
“我們不斷復盤每一個急危重癥救治案例,反復優化流程,就是為了贏得患者搶救的最佳時間?!贬t院院長李建民說。
據悉,醫院通過不斷優化急診急救流程,使大批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快速、有效處置,救治成功率大幅提高。同時,醫院在疑難、危重、復雜、罕見疾病診治方面位居黃河三角洲區域領先水平。
在“人才強院”戰略的實施過程中,醫院全力推進人才制度改革攻堅,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構筑新時代醫院人才集聚高地,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學科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水到渠成。
如今,醫院擁有“泰山學者”設崗學科4個、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2個、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3個、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2個、山東省中醫藥臨床重點???個、省級臨床精品特色???個,成功創建國家二級癲癇中心,臨床醫學學科ESI(疾病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居前位。
技術創新是醫院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近年來,醫院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肩負起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黃河三角洲醫學中心的責任使命。
目前,醫院開展的異基因干細胞移植技術、自體移植技術、微移植技術等,可以滿足大多數血液病患者的需求;醫用機器人在臨床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血液凈化、人工肝支持、ECMO、腎臟替代治療等臟器功能支持技術的應用挽救了一大批重癥患者的生命。

醫院各學科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發展趨勢,大力倡導自主創新,積極培育發展人工智能、醫學機器人、手術無痕、超顯微外科、干細胞與基因治療等10類先進醫療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醫院整體實力,更造福區域內百姓,讓其享受到了更為優質的醫療資源。
改善服務 切實提升百姓就醫感受
近年來,不少前往濱醫附院看病的患者及家屬切身體會到醫院服務的持續改善:醫院開展預約診療,患者到院不再等待;護理服務延伸至院外,患者少跑路、不跑路……
這些都是濱醫附院創新推行“三縮短”工程,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的成果。據悉,自“三縮短”工程推行以來,減少了患者等待時間,檢驗項目平均等待時間為5分鐘,百姓來院就醫“腸梗阻”問題得到切實解決,相關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第一批典型案例庫。
醫院以需求為導向,打通護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創新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真正實現“線上預約、線下服務”,區域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護理服務。

圍繞百姓反映比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問題,醫院大力推進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務工作,開展“擦亮窗口改善服務”“舒心就醫工程”“改善醫療服務、提升百姓滿意度”等專項行動,使百姓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
深化融合 架構醫教協同發展體系
附屬醫院與臨床醫學院“院院合一”發展,是深化醫教協同,實現以高質量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目標,提升醫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助力“富強濱州”建設的有力舉措。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濱醫附院(第一臨床醫學院)搶抓機遇,努力實現醫院與學院的同步發展、一體發展;堅決落實人才培養根本職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踐行服務地方使命職責,以“院院合一”發展為契機,不斷強化學院辦學功能,深化醫教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更多的力量。
如今的濱醫附院進一步強化教學科研戰略地位,力促醫教研協同發展。
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該院以學院型醫院建設為目標,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機制,強化教學主體地位,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一系列有力舉措,逐步搭建起兩院合一后醫教研協同發展的新架構。
“十四五”期間,醫院將以“院院合一”發展為新契機,繼續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科建設水平提升、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力,展現醫教研協同建設的“新作為”,以高質量學科建設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鑄就守護人民健康的硬實力。
硬實力,在科研資源要素的加速整合中逐漸彰顯:醫院全面整合三大基礎實驗平臺,成立醫學研究中心,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融合;設立9個院級研究所和6個創新團隊,建立科研創新團隊基金,優化科研設備和功能配置;構建首席研究員(PI)管理模式,打造高水平科研隊伍……
“我們將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在下一個5年發展規劃中搶先一步、奮勇爭先,不斷開拓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全面開創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切實擔負起區域民生保障重任,當好建設‘健康強省’的生力軍?!壁w景剛說。
來源: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猜你喜歡
- 濱州市智慧城市指揮運營中心黨支部赴焦裕祿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
- 評論() | 分享02月17號 11:20
- 公共資源交易政銀企對接會交流會暨“融e辦”品牌推廣活動舉行
- 評論() | 分享02月16號 10:30
- 夯基礎 提能力 重預防 打贏2023質量攻堅戰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6:18
- 中行濱州分行“濱崗貸”金融助力企業穩崗擴崗---政銀攜手釋紅利,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8
- 濱州啟動“三大引擎”加快制造強市建設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1:02
- 打漁張的老年、壯年和少年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1:02
- 中央新影發現之旅頻道播出——《強力推進數字強市建設 服務經濟社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1:02
- 《光明日報》關注山東這對村醫“夫妻檔”
- 評論() | 分享02月06號 11:46
- 凝聚興濱“新”力量 打造統戰“新”高地 全力推進新的社會階層人
- 評論() | 分享02月03號 11:04
- 八百年“老湯”熬成的文化大餐今又“上桌” 2023年“線下版”胡集
- 評論() | 分享02月03號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