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板畫是陶瓷工藝擺脫純工藝,融合科技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它是陶瓷藝術家汲取中國傳統繪畫精髓,表達東方審美理想的重要載體之一,是瓷亦是畫。這種表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更便于收藏,有“瓷畫百年”的美譽。
收藏界認為,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是明代中期,在清朝達到鼎盛。目前,出現在收藏市場上的老瓷板畫多是清末與民國的作品。其中尤以“珠山八友”老瓷板畫為上品。“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晚清、民國至“文革”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市場價格堪比清末官窯。
幾百年來,瓷板畫在陶瓷藝術與繪畫藝術的邊緣獲得了發展空間,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將陶瓷藝術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們具備更純的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