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都市報4月25日訊(記者 楊洪星) 位于李滄區戴家北山半山腰中的竹子庵,始建于東晉年間,是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周圍風景秀美,但因交通不便,多年來一直“藏在深山少人知”,世園會花落李滄后,這座千年古道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4日記者采訪獲悉,今年李滄區啟動了對竹子庵山的整治。
提起竹子庵,很少有市民知道它的歷史淵源。“竹子庵又名玄陽觀,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屬于道教清靜派,殿內塑像主供碧霞元君(泰山老母)和慈航道人(觀音菩薩),也是嶗山道教文化的一部分,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蘊。”李滄區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世園會落戶李滄東部后,李滄區開始對世園會周邊的南北王山 、上臧山 、竹子庵山等山頭進行整治,其中竹子庵山主要側重于修建登山路徑、增添景觀亭、增加喬灌木等植被,“我們將沿著山坡修建一條石板登山小徑,方便市民來此探道尋幽。”
李滄區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竹子庵山山頭整治的最大亮點就是在入山口區域栽植15種竹子,栽植面積為10229平方米。除栽植竹子外,竹子庵山上還將栽植15種喬灌木2萬余株,花卉草坪1645平方米。
負責項目規劃的設計總監孫經倫介紹說,此次整治將重點打造入口區形象,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并把道教文化元素植入景觀改造之中!罢麄工程將于9月份完工,屆時將向市民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