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時晨霧正濃,鄭州市政七街附近的河渠公園已經熱鬧了起來。流行歌曲的旋律在鐵軌上方飄揚,一群市民正在鐵軌之上爬行。說爬行并不貼切,他們戴著手套,只有雙手和雙腳觸地,高撅臀部,弓起腰身,手腳并用地在地上移動,看著就像是蜘蛛行走。移動的軌跡并不是直線,有時是圓形,有時是曲線。

  圍觀的人群中,有市民質疑這樣的晨練動作,是否適合所有人,會不會對肌體造成損傷?是不是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有很好的健身效果?業內專家說,爬行健身其實很有淵源,起源于華佗的“五禽戲”。

  爬行鍛煉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人從直立行走返回到爬行前進。和直立行走相比,爬行前進真的能減輕人體負荷嗎?有媒體援引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兩條腿行走消耗的能量只有四肢著地行走的黑猩猩的四分之一,并且也省力得多。

不少參與者還現身說法,爬了一段時間后,頸部不再僵硬,血壓也降下來了。不少參與者還現身說法,爬了一段時間后,頸部不再僵硬,血壓也降下來了。

  專家稱爬行健身比較適用的人群是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因為老年人本身骨關節就處于退化狀態,如果患有骨質疏松、腰椎滑脫或高血壓,爬行健身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

來源:山東24小時